第73章 不動如山(第1/2頁)

作品:《春秋戰國冊

越國王宮,一大臣出班啟奏

“啟奏王上,今吳楚兩國戰事已起,楚國要分派重兵,駐守南陽盆地,以抵禦北方諸侯。

吳國則傾全國之兵奔襲楚國,其國內空虛,而吳楚兩國交戰處,兵馬旗鼓相當,短時間內恐難分伯仲。

臣,斗膽諫言先前吳國要我越國出兵相助,已然被拒。乃至於去年歲貢,我越國東拼西湊,仍是有所不足。

既然已經拒絕過了一次,又拖延了歲貢,何不趁此機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另一名大臣連忙出班道“大王!萬萬不可吶,若是歲貢上繳晚些時日,尚且無妨,若是不交,乃至於趁機…

這吳國有北方諸侯暗中撐腰,楚國已是被雙方圍困,若是我們壞了他們的大事,只恐日後他們調轉矛頭,找我越國秋後算賬啊!”

又有一名大臣出班道“啟奏大王,既然諸位都認為可以延緩歲貢,而吳國又有北方諸侯撐腰,我越國何不趁機向楚國,要些好處呢?

無須明言,只需讓楚國暗中支援,將來我越國國力昌盛之日,若想要擴張,那目標便唯有吳國!”

。。。

滿朝百官頓時你一眼我一語,有關此事,已經不是頭一回討論了。

越王見眾卿說得差不多了,緩緩開口道“既然諸位愛卿,都認為當下局勢不明,需靜觀其變。那便照常籌措歲貢,延緩向吳國朝貢。另遣密使前往楚國,謀求支援,但切記不可留下證據!”

文武百官轟然應“諾”!

。。。。。。

姑蘇城,孫府書房。

工賜對孫武說完自己的現後,見孫武仍慢斯條理地整理桌面,似乎並無驚訝神色。

工賜“莫非先生早就知道?”

孫武“不知。”

工賜“那先生為何絲毫不為所動?”

孫武“那三百宮娥是我訓練出來的,至於吳王要安排他們作甚,那是吳王的事,我們為人臣子的,僅需做好自己本分即可。”

孫武說話的聲音不大,語氣平淡,但工賜分明感覺面前乃是一座無聲的大山!

何謂不動如山?今日方在這小小的書房中見識到了!

工賜“小了,是學生格局小了。可是先生,您難道真就一點都不怕嗎?”

孫武“我為人臣子,既無異心,更無過錯。於國於君,於社稷朝廷,更是隻有功勞,何懼有之?!”

這是何等氣魄?工賜是自內心地折服了!

工賜“先生胸懷,學生佩服!那學生便帶著這百人入伍?”

孫武“既然是我訓練出來的,即便是宮娥,入伍倒也無妨,那是你的事,也只需做好你自己的事,即便是有人要對付你,只要你不犯錯,在我倒下前,你也無須懼怕!”

工賜“學生受教了!”

工賜與孫武又繼續聊了一些平底船交付事物,孫武讓他自己做主即可,對於讓那千名士卒自行組裝,也無異議。

。。。

吳王書房內,有人來報“大王,申候已然認出了其中幾人,還去找孫將軍商議了。”

吳王看著孫武親筆寫給自己的孫子兵法,眼皮子都沒抬一下,緩緩道“那孫武怎麼說?”

那人將孫武的話,簡略複述了一遍。

吳王眸中精芒一閃而逝,笑道“不愧是孫將軍!可惜了,波兒天資聰穎,向來為人沉穩,如何這次就是不明白寡人的良苦用心呢!

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君臣嫌隙已生,寡人這是在給你一個自證清白的機會吶!”

那人道“大王,要不要想辦法點醒世子一下?”

吳王“提醒了還如何自證清白?已經沒必要了!這事啊,本就說不得,若是他坦蕩磊落,沒事瞞著寡人,何至於如此嚴密提防?”

那人道“卑職看世子天性純良,絲毫無僭越之舉,唯獨王孫年輕衝動,會不會是世子擔心王孫可能會惹大王不喜,才出此下策的?”

吳王“呵呵,在你們眼中,寡人難道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嗎?”

那人連忙道“卑職不是這意思,請大王息怒。事已至此,那些人要不要召回來?”

吳王闔閭“既然孫武都跟申候這麼說了,留他們在孫武軍中也好,至少可以使寡人對他們安心。世子那邊,繼續派人盯著吧,寡人親自率兵在外,與楚國交戰,就怕這傻兒子一時犯糊塗吶!”

那人道“請大王放心,屬下一定不負大王所託!”

吳王闔閭見那人退下,放下手中竹簡,喃喃自語道“玉兒吶,若非是你當初提醒,寡人還真不知道有這麼多人,把心思都花在了防寡人身上!

除了孫將軍,竟然連伍子胥和世子都…這滿朝文武,還有幾人可像孫將軍這般坦蕩?”

工賜回府後,第一時間走到馬廝一陣觀察。

若是拉戰車的馬,有沒有馬蹄鐵其實差距不大,最多就在耐久度上,蹄子修得勤快一些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