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刀耕火種(第1/3頁)

作品:《春秋戰國冊

當你看到數字1,會聯想到什麼?

有的人可能會聯想到道生一,一生二,數字2,乃至於…一連串的數字,乃至於1和o組合而成的程式碼。

有的人可能會聯想到一片樹葉,一棵樹,一個人,乃至於一座城,一個國家。

也有人,或許會聯想到一滴雨水,落入一條溪流,進而匯聚成一條條大江大河,途徑一片湖泊大澤,進而百川終歸流入一片大海。

有沒有現我們的大腦很有趣?

看到的白紙黑字,卻能在大腦中勾勒出絢麗多彩的畫面。

文字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明。

讓傳承不在侷限於有限的壽命。

讓文明之火不斷地薪火相傳,越加輝煌。

------

申邑乃是他從o到1的一個起點。

工賜趁著晚會,要求秋收後,新任邑宰鍾離,要著手開始普及常用文字。

抓好申邑的年青一代,開設初級公家學堂,請來先生教百姓們認字算數。

同時也讓自己梧氏學會了阿拉伯數字的管事,教他們數字記賬法。

工賜很清楚資料的重要性,正好從頭開始抓緊,每一筆賬與執政記錄,都要記載地一清二楚。

常用的一些文字,與數字要儘快在申邑群眾中普及開來。

鍾吾運來的財富不少,整個鍾吾城王族與士族的一大半家底,幾乎都與那些婦孺一起,藏在了賤賣給工賜的那些宅院中。

得知獲得了這麼一大筆橫財的工賜,瞬間感覺自己底氣都足了不少,因而才敢提如此的要求。

若說這一切都是一小塊4錢7分的碎金子換來的,誰敢信?

然而這一本萬利的生意,結合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整個鍾吾城中,唯有工賜才能做這筆買賣。

本身是吳軍的一名實權千戶,又是孫將軍的學生,思想還不受吳國限制,願意幫助。

工賜交代完後,趁著所有人都還在,是時候兌現當初的稱諾了。

拉出了一大排車隊,上面裝都是滿滿當當的鐵製農具,足足一千多套。

每家每戶都能領到一套,剩餘的充公,放新任邑宰府邸備用。

從那些財貨中撥款千金,當眾交給邑宰府邸。

另取千金,用於慰問金安撫那數十個沒能回來的兵丁家屬,還有人人有份的賞賜。

再當眾宣佈免徵農稅三年,並讓邑宰府登記為條政令後,現場群眾的情緒達到了高峰。

一旁的大山眼角直抽搐,這一口氣拿出兩千金,就這麼幾句話的功夫揮霍了。

幸好不是用梧家的錢,不然梧氏恐怕這一下子就要被整得清空資產了。

鍾離在旁道“大人為了另外給我們邑宰府衙撥款千金?”

工賜“這申邑,雖然名義上包括這千戶人家,都是屬於我這個萬戶侯的。但是賬必須要算清楚,公賬私賬要區分開,條條目目羅列清楚,日後展壯大了,才好看清方向。”

鍾離似懂非懂地陷入沉思,不再言語。

這申邑區區千戶,人口基數過小,以目前的財力,確實足矣支撐這個萬戶侯由著性子來,為所有人家都創造良好的開端條件。

露天晚宴散會後,眾人臉上洋溢著笑容散場回家。

工賜則是連夜趕到了從越國新搬過來的船塢過夜。

第二天,工賜花費了一上午檢視完新船塢後,眾人一起用過了午餐,午餐期間安排下了任務,指明瞭下一步的方針後,才去申邑鎮上。

申邑這座城鎮,城牆不足兩米高,成年人稍微蹦躂一下,都能輕鬆爬上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