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回籠覺(第1/2頁)

作品:《春秋戰國冊

走,不一定一直都是上策。

上兵伐謀,有以退為進的,也有以進為守的。

戰場上最不缺少的便是變數,太多的不可控因素與不確定性了。

瞬息萬變,那是一個字都沒形容錯。

踏錯一步,很可能迎來的便是一步錯,步步錯,進而滿盤皆輸。

一行人回到韶關,稟報了此戰收穫後。

上頭得知他們的目標是十乘的千人隊伍,結果單單擊毀與繳獲戰車就過了3o乘,就連工賜這個小小副千戶,都收到了孫將軍的熱情接見。

兵長沒有虛報,只是將實情複述,論功行賞完,孫武絲毫不吝嗇賞賜。

其餘眾將士看得眼紅,之前一直被勒令不可能戀戰,以試探與磨鍊士卒為主,還沒人立過這麼大的功勞呢,皆都躍躍欲試。

蘇武將這一切看在眼裡,暗道軍心可用。

可是現在還不到時機,兵卒接受的磨鍊還不夠,還是要繼續保持疲兵之策的大戰略。

一番演講後,工賜推著輪椅是最後離開的,孫武按了按工賜肩膀,頷道“我果然沒教錯你,雖然你心細如,過於惜命,但此番表現倒不失大丈夫所為。”

能得孫先生誇獎,工賜心裡自然是即位高興的,但他不敢居功,將自己與路由的對話告訴了蘇武。

孫武“不愧是夫子的二弟子,但聽你所言,似乎認為此人過於剛烈,是寧折不彎的性子。你們兩人在一起,倒也恰好取長補短,互相中和了,哈哈哈哈哈。”

工賜聽著怎麼感覺有些怪怪的,尷尬道“先生就別調笑學生了,學生也知道自己天性怕死,但這毛病,一時半會兒是改不了了。”

孫武撫須道“雖說人生自古誰無死,但是又有幾人能真正將生死置之度外呢?!即便是有,那也是被逼到那份上了,無奈之下所做的抉擇而已。

你現在還年輕,怕死很正常,也是好事兒,沒必要去改正這點。我也不求你能闖出多大名頭,好好接受歷練,將來能夠在這亂世中擁有自保的能力,那便足夠了!

或許怕死也是一件好事,只要活得問心無愧,我希望你能保持下去,不忘初心,好好地活著。”

工賜喃喃道“問心無愧地活著…我明白了,先生。

對了,先生可要見見我那二師兄?”

孫武沉吟道“暫且不必了吧,你去同他說,若是他想要一展才華,便讓他來尋我。”

工賜拱手道“諾,學生一定當面轉告,先生軍務繁忙,日理萬機,學生這便告退了。”

孫武頷,擺了擺手,示意自去。

工賜回到自己營中,第一件事便是叫人找路由來見。

自己這二師兄才華自身不必多說,又武藝高強,堪稱文武雙全的典範,又精通君子六藝。

簡直是這個時代全能青年人才的典範!

唯獨一點就是性子過於高傲了,那剛烈的性情,比野馬還倔強!

但若孫武知人善用,這性情剛烈,寧折不彎,不一定是壞事,不一定就是缺點!

人家是有真本事的,本身就有高傲的本錢。

就像大山偶爾的膽大包天,人家實力在那了,有這本錢,如何能歸咎為缺點呢?!

與其說是缺點,不如說是英雄好漢的真性情。

畢竟性格這東西,很多是與身俱來的,你想改也很難真正改掉。

若是有足夠的實力,有些真性情又何妨?

人無完人,畢竟人不是量產出來的。

去評價一個人,不應當照著某一個模板去論道。

路由很快來到了千戶賬中,工賜理所當然地霸佔著朱巨的營帳,他這個千戶都是自己讓當的,有什麼理由不佔他營帳呢?

路由見到工賜,疑惑道“師弟匆忙找我來,所為何事?”

工賜興奮道“我要恭喜二師兄啦!”

當下便將孫武的原話轉告,並將自己的想法也如實告知。

此戰之後,若是工賜能將申邑打造成大本營,那麼他就準備尋到工家後,也接到申邑安頓。

現在吳國朝堂上是有伍子胥與孫武,特別是孫武與自己的關係,可以說只要這二人在位,沒人能動自己這個申邑萬戶侯!

但畢竟他還年輕不是?

伍子胥與孫武的年紀擺在這了,於是乎,基於長遠考慮,他也樂得路由受到孫武的重用,若是將來路由能接替孫武在吳國的地位,那自己在吳王身邊不是又有靠山了?

這流水的帝王,鐵打的重臣,他相信憑藉路由的能力,再有孫武的扶持,要上位並不難。

而且二師兄武功高強,身子骨倍棒啊說不定比自己活得還還久,那就可以罩著自己離世了,說不定還能為自己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