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杏林淨土(第1/2頁)

作品:《春秋戰國冊

若是能確定吳王不會殺自己這個小小萬戶侯的話,工賜還是想著爭取一下的。

畢竟自己現在還有個梧氏家主的身份,且是陳田宗族的族老親自來確定的。

十乘兵車對於田氏來說,應該不值一提吧?

即便田氏不借,自己梧氏擠擠,閉門造車,應該也不是難事。

至於那1ooo士卒,反正自己這個萬戶侯還沒去過申邑封地,那個等著交接的吳國邑宰還在,不如想辦法讓那個倒黴邑宰去招募好了。

想到就做,工賜當即摸出炭筆,在竹簡上寫信給專毅,恰好還在魯國館驛之中,正好讓人送信去姑蘇城。

信中不僅再次讓他確認吳王不會殺自己,還讓專毅代勞,想辦法讓申邑那個還未交接走人的倒黴邑宰,去幫自己招募千名士卒。這對專毅來說應該不是難事,畢竟他現在可是跟伍子胥、孫武混在一起的,這得多出息?至於十乘兵車,自己立馬去齊國想辦法湊出來,再讓人送去吳國。

這時代書信一來一回,可要好幾天時間呢,工賜想著這回總沒什麼能阻擋自己去拜見孔夫子了吧?

大山與梧桐帶著商隊先行,此時早已被工賜三人反了,途中遣人溝透過,雙方於入泰山前的驛站匯合,於是當下工賜時間方面算是相對寬裕的。

三人緊趕慢趕,一路打聽,才於將近正午時分,到了這中原諸侯間的最後一方淨土。

豔陽高照,萬里無雲。

三人縱馬趕到,工賜人兩名護衛將自己和輪椅搬下馬。

一名護衛推著工賜的輪椅,另一名護衛前去稟報。

工賜見前去稟報的護衛久久不回,疑惑道“怎麼這麼久了還沒回來?”

身後護衛同樣不解“屬下不知。”

工賜“你推我進去看看吧,但願不要打擾道夫子授課。”

二人進去這一片屋舍群,現裡面空空如也,另一名前去稟報的護衛正在一間一間屋子找“有人嗎?…有人嗎?”

見工賜入內,那麼護衛小跑著回來道“啟稟家主,都找過了,沒人。會不會是我們找錯地方了?”

工賜緩緩搖頭道“不應該,咱們一路打聽著過來的,都說就是這裡。你可有現何異常之處,如打鬥痕跡?”

護衛略一思索,搖頭道“沒有現什麼異常,我剛來的時候,廚房煙囪還冒著細煙呢,就是沒看到半個人影。”

另一名護衛看著當空的大太陽,都說七月流火,秋老虎有時候比夏天還熱,不由擦了擦汗道“家主,既然找不到人,那我們回去嗎?”

工賜一直在觀察著四周,這片屋舍雖然有新有舊,並不整齊劃一,但是周圍打掃得乾乾淨淨,各類生活器具一應俱全,有些矮桌上散落著竹簡,但是並無灰塵,明顯是正常有人生活的氣息。

工賜仔細觀察著,忽然注意到不遠處有一片杏林,頓時眼睛一亮,笑道“既來之,則安之,不急著回去。走,推我去那片林子瞧瞧。”

三人方一靠近,便見杏林的樹蔭處,三五成群地坐著一些青少年。

仔細一看,這杏林的邊緣處還算是少的,正片杏林的樹陰處,幾乎都有學子盤坐著。

工賜抬手止住了剛要上前通報的護衛,示意二人安靜。

隱約間,聽見一名中年人的聲音迴盪在這片林中。

即便是邊緣處的學子也捧著竹簡認真傾聽著。

工賜側耳傾聽一陣,現所講的乃是詩經中的一篇,跟孫武當年為自己蒙學時所講的也差不多。

工賜示意二人將自己也推至一片樹蔭中,三人動作輕緩,周圍學子連頭都沒抬一下。

剛到樹蔭處,習習涼風輕撫,工賜便覺一陣神清氣爽,不復之前在烈日下悶熱,工賜感覺單憑這一點,便足以說明孔夫子的豁達之處。

自己這些年換了這麼多位先生授課,無一例外不是在書房中,有的先生還要門窗緊閉,彷彿生怕外人聽了去。

工賜猶記得五六歲那年,年輕的路由器先生給自己講歷史與時政,便是門窗緊閉的,炎炎酷暑,還悶在屋子裡,簡直是自討苦吃。

講課的聲音非常平緩,工賜認真傾聽著,頓有一種心曠神怡之感,這才是正經學習嘛!若是學生惹到幾乎中暑,那還能聽得進講課嘛?

透過稀疏的枝葉,工賜循聲望去,隱約能看到中心位置,有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杏壇之上。

沒多久這一卷詩便講完了,此時恰好正午,中年男子的聲音傳來“今日,便到此為止吧,用過午餐之後,諸位切記好生溫習一遍。”

零零散散的樹蔭下,上百名弟子齊齊起身拱手行禮,齊聲道“諾,謝夫子授課!”

眾人一鬨而散,此時不少學子方注意到工賜三人,不僅面生衣著不同,工賜坐的輪椅本就扎眼。

被眾多好奇目光打量的工賜不以為意,帶著笑意一一還以拱手點頭致意。

諸學子這才意識道自己剛才的行為頗有些不禮貌,紛紛拱手還禮。

身材高大的夫子起身走來,坐在輪椅上看著眼前比大山執事更加孔武有力的身形,頓感自己在他面前就是條細狗。

工賜拱手道“學生工賜,見過夫子,冒昧前來,若有打擾之處,還望夫子海涵。”

孔武有力的夫子撫須略一思索,疑惑道“工賜?姓工的極為少見…莫非你就是當年衛國那名要請我過去的工家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