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崇禎登基(第1/2頁)

作品:《我本明月仙

屬於信王朱由檢的時代開始了。

他登基大典時,八王已死,他的所有涉案人員或死或被逮捕,郝仁的毒傷雖沒好利但已無大礙。

魏忠賢心裡很沉重,他派的杜子君趕到山海關時他的雜種兒子馮治君已被亂刀砍死。

杜子君在八王的降兵口中得知,當時吳三桂殺紅了眼,見人就砍,馮治軍其實是綁在馬上被帶到山海關的,

吳三桂見他在八王的隊伍中,又不舉手投降,便以為是在挑戰他的權威,一刀將他劈成了兩半,其實他想舉手,可雙手綁在馬鞍上,他舉不了,他死的很冤,一個屁也不懂的孩子,就這樣被殺了。

杜子君把他的屍體帶了回去,魏忠賢悲傷過後讓人把他送回老家安葬了。

魏忠賢對吳三掛有恨,可現在不能表露出來,畢竟人家平叛有功,讓他先神氣幾天吧!魏忠賢這樣想著。

天啟皇帝也已下葬,這時候滿朝文武如眾星捧月一樣捧著十七歲的朱由檢登基了。

這位少年終於榮華至極,他沒有像八王那樣機關算盡要做皇帝,只是順位而已,所以皇帝得來的很容易,雖然是這樣,他也很珍惜這次坐皇帝的機會,把自己打扮的乾乾淨淨神采飛揚的穿上龍袍接受禮部的安排準備登基。

登基大典開始了,先由司設監陳御座於奉天門,欽天監設定時鼓,尚主司設寶案,教坊司設中和韶樂。

司設監(就是後勤部長)安好御座後由欽天監(負責觀察天象、推算節氣的人)尚寶教坊(裝置,安置儀式藝演)禮部等到天壇。

先是農壇,太廟告知祖先,至時,鳴鐘鼓、皇帝袞服御奉天門,然後鴻臚寺官員帶領百宮經過金水橋進入紫禁城,又在午門外文東武西的官員跪兩側,等皇帝同先祖、各路神仙溝通完畢後再從奉天門下來,進入奉天殿就座,然後司禮太監正式宣讀詔書,確認了朱由檢的皇帝身份才能是大典結束。

這道流程下來後已是下午,朱由檢回宮,各位大臣也回家等第二天早朝,大典還是魏忠賢跑前跑後的忙活著,他想伺候好這新主子,

皇上回了寢宮後魏忠賢還是不離左右,朱由檢回到寢宮已很累了,魏忠堅趕緊幫著皇帝脫去了黃色的袞龍袍,讓皇帝坐下休息。

朱由檢看著一臉奴才像的魏忠賢道“魏大人也累了吧!你可以下去休息了!”

魏忠賢忙跪下道“皇上,老奴不累、老奴精神好著呢,今天是皇上大喜的日子,我怎麼能累吶!老奴精神著哪”

朱電檢笑道“魏大人辛苦了,我皇兄說過大人是忠臣,魏大人果然是忠心於大明的第一忠臣,也是第一能臣,今日登基大典沒有魏大人支撐著,朕是真不知該如何應對,看樣子皇兄的身邊離不開魏大人,朕也離不開魏大人啊!”

魏忠賢道“為皇上盡力是做臣子的本份,魏忠賢願為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由檢道“魏大人果然忠貞、朕想問你這次平亂誰的功勞最大,這功賞該給何人。”

魏忠賢很聰明,想了一下道“回稟皇上,這第一功該賞給帶家兵平叛的張誠張將軍,若無張將軍,皇上很難及時入城面見皇上。

這第二功臣當是孫承宗,孫大人,是他及時現了皇上被困在禁軍營中、才使的郝仁和司馬大人去營中接皇上進宮的,所以這二人應是頭功。”

朱由檢聽後笑了,他道“朕覺的魏大人應該是頭功才對、魏大人才是擺兵佈陣平叛的第一功臣,如沒有魏大人的東廠和禁軍追擊叛軍,怕是八王要逃出關外叛國投敵了、”

魏忠賢馬上道“老奴只是尊皇命而已,要說擺兵佈陣郝大人當選第一、郝大人先一步識破八王之計,派家人去通知皇上進京,又隻身昌險到北大營接皇上,這郝大人比老奴的功大,老奴認為郝大人當是第三功臣”

朱由檢道“說起這郝大人,朕到想起那吳忠良一路護送朕進京,他應是第四功臣吧;”

魏忠豎道“皇上說的對,這吳忠良應是第四功臣,還有那吳仁杰日夜守候先皇,一天道人關鍵之時擊斃刺殺先皇的刺客呼亮等、還有山海關的吳襄父子,在八王借道時能大義滅親、忍疼割愛、圍剿八王叛軍,這些人都是功臣呀!”

朱由檢道“明日朕上朝第一件事便是要論功行賞,魏大人功勞最大,朕賞你個什麼才好呢!”

魏忠賢道“老奴只是個奴才,只是奉命行事、不最請賞、老奴覺的先皇奶孃客氏這麼多年來照顧先皇不易、先皇駕崩客氏悲傷欲絕,皇上今初登皇位,不如賞賜她個什麼名份安慰一下她的心為好,”

朱由檢想了想道“那賞她個一品誥命夫人的名號吧!”

魏忠賢馬上磕頭道“老奴代客氏謝過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又問道“這些臣子中還有誰應該賞賜”

魏忠賢道“禁軍的馮慶平叛有功該賞,東廠杜子君等該賞,還有錦衣衛黃嘯天護先皇有功也該賞,還請皇上決斷”

朱由檢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你把朕的老師孫大人召進宮,朕要與他見個面。”

魏忠賢道“老臣這就去召孫大人,老臣告退了,”說完退了下去。

孫承宗見到皇上後喊過萬歲朱由檢讓他平身說話。

朱由檢問道“老師、學生剛登皇位有許多事還不明白,所以請老師來指點迷津,”

孫承宗道“皇上有什麼不明白的,竟管問老臣、”

“這魏忠賢權重、學生的皇兄又臨終時交待要學生重用他,學生想清改舊弊、重樹朝綱、不知老師可有辦法搬倒這權閹魏忠賢。”

孫承宗道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忠賢忠與不忠都不能再用、要想搬倒魏忠賢皇上可先啟用被魏忠賢打壓過的東林黨人、東林黨人一但得勢,必會彈劾魏忠賢所犯過的罪責,這樣最少可以壓制一下魏忠賢的權力、皇上再多提撥一批新人,這些新人自然知道感恩皇上,這樣在無形之中魏忠賢的閹黨便會孤立,最後皇上再以魏忠賢獻金之事責難他。到那時他有口難辨,他也就自然而倒,這樣可得到清除閹黨的目的,”

朱由檢道“這扶植東林黨怕是會引起魏忠賢的警覺、老師覺的怎麼做才合適。”

孫承宗道“皇上新登大位,大赦天下,為百官賜恩實屬正常,他魏忠賢即便想說啥也開不得口,皇上只管去辦就行,那東林黨人多數被殺,還有少數被充軍或還在天牢之中、皇上大赦天下將這些人赦出、然後再因才而用提拔他們就職,他們必會感激皇上,再往後的事就不需要皇上吵心了。

這東林黨人早就對魏忠賢恨之入骨,他們一但得勢必會群起而攻魏忠賢,皇上到時再為王之寀之案翻案,那魏忠賢是此案的主導者,自然難逃干係,到那時又有金鍋案在他身上壓著,他便有一百張口也難辨其罪,皇上再將他趕出紫禁城,他一離皇城便失了勢,不愁沒人痛打落水狗,剷除閹黨也就隨勢而成,”

朱由檢又問道“學生今天讓魏忠賢列舉功臣,想不到他將皇兄的乳母客氏也報了給學生,學生不懂他這是什麼意思。”

孫承宗想了想到,“這是魏忠賢的狡猾之處,客氏無功他卻敢報,這分明是在試探皇上對他的信任度、再者、魏忠賢在先皇跟前得寵皆因客氏、客氏榮魏忠賢榮,現在先皇不在了,魏忠賢怕在宮中沒了根基、所以讓皇上封賞也算是魏忠賢榮客氏也榮吧!”

朱由檢搖了搖頭道“這魏忠賢好是狡猾,把功推給張誠張將軍和老師你,又帶上客氏,這人真是不簡單、怪不得他能在皇兄面前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