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受命平亂(第1/2頁)

作品:《我本明月仙

天啟三年的秋天,大同府一片歡騰,郝仁己是管理大同、塑州二府的總督。今年大同的田地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豐收,這都應感謝郝仁建的水壩,那年當地的雨水也足,一個夏季後水壩便蓄滿了水,水澆過地後玉米瘋一樣的生長開來。

到了秋收時樁稼迎來了大豐收,畝產是以往的三倍。這一邊是老百姓高興,那邊潘王們也高興,郝仁更高興。他不時的吟起杜甫的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胡師爺當然也高興,他第一次遇上這麼好的領導,自己跟著臉上也有光。他張羅著要為水壩起個好名字。開始說就叫狀元壩吧!郝仁不同意,胡師爺又說叫“懷仁壩”郝仁還不同意。

郝仁說就叫豐倉壩吧!胡師爺又請出了當地的鄉紳們、那些人一商量說乾脆就叫“狀元豐倉壩”吧!幾個人直接做了一大匾寫上後掛在了壩前那風水亭上。

郝仁知道後也沒辦法,只得由他們這樣辦了。名字起好後鄉親們又要舉辦豐收大慶廟會,地點就定在大壩旁。他們請了一臺戲說是要唱一個月,那些王爺們又出銀子說是要擺一個月的席。郝仁想看戲當然很願意他們這麼鬧騰了。

這天郝仁點了《西廂記》;帶著兩位夫人,兒子郝皓和秋月生的女兒郝雪、小翠等坐在主臺上看戲。那陳香終於清楚《西廂記》是怎麼回事了,她看到戲裡張生寫信讓好友幫忙救了崔鶯鶯後兩人相悅,崔鶯鶯的母親又反悔,不同意兩人的婚事。再後來張生病重,紅娘捎信讓崔鶯鶯前去探望,張生抱著崔營鶯鶯不丟,把崔鶯鶯留在屋裡過了夜。這一段愛情故事讓人看著綢悵萬分,最後張生終於考中狀元回來娶了崔鶯鶯。這個戲曲和她與郝仁的事有幾分像,她越看心裡想的越多,最後臉都有些紅了,那小翠在旁問道

“陳香姐,你怎麼了?”

陳香很尷尬,輕聲道“沒事,”

這時兒子餓了想吃奶,哭鬧起來,她便帶著小翠和兒子到後臺給孩子餵奶。

郝仁正在看戲沒留意她們走,後來不見陳香,他便往下臺去找,不想在臺下看到了那個叫花子馬二哥。他讓火生把馬二哥叫到臺上。

這馬二哥一見郝仁由驚轉喜道“原來這郝知府真的是兄弟啊!”

郝仁笑著拉住馬二哥問道“真是馬二哥,你怎麼會到這裡來”

馬二哥道“我聽說這裡有廟會,要擺一月的席便來這裡吃混食,到這裡後聽說這裡有個姓郝的知府,為百姓建了一水壩,又見這水壩叫“狀元豐倉壩”,他們還說是懷慶府的郝狀元所建。我就想著是不是你中了狀元到了這裡,我想找人問一下又沒人理我。我就沒再想這事,就在這裡吃個剩菜看個戲落個自在。本來準備等廟會完了就南下,不想真能碰到郝兄弟,郝兄弟還真是巡府大人。我馬老二一輩子終於認識了一位大官,”

郝仁道今天即又碰到了馬二哥。說明咱兄弟倆有緣,以後你別再南下北上的跑了,就在兄弟身邊吧!咱弟兄兩個幾年不見到一起好好聊聊這幾年的事。”

馬老二道“我沒什麼好聊的,一年四季要飯吃,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還是說說你的事吧!”

郝仁道“行,我們這就回府,咱兄弟倆先喝上幾杯再說”

這時戲也演完,陳香也回到了臺上,郝仁便讓一起回了府衙。

府衙裡郝仁和馬二哥邊喝酒邊講這幾年的遭遇,兩人本就是無話不淡的忘年交,現在久別重逢更是話多,兩人一直聊到半夜才散。

馬二哥也喝醉了,郝仁要馬二哥別再討飯了,以後根著自己行,開始他不同意,最後還是答應不再走,做郝仁的跟隨。郝仁才高興的回去入睡,馬二哥就這樣留在了郝仁的身邊。

在大同府慶豐收之時,陝西生了大旱災,一年沒下雨,糧食是顆粒末收。到這時一連十幾個縣的百姓都無糧可下鍋。州縣把災情上報給了皇上、天啟讓戶部調撥了糧食救災,糧食雖不多但也能救一下燃眉之急,可糧食到了州府卻出了問題。

當地的州府官員想趁機筆財把糧食多數賣給了糧商、糧商們轉手賣出三倍的價格謀取暴利。這事最終被百姓們知道了,飢餓的百姓們為求生存也更是憤怒終於暴動了。

他們燒了府衙,殺了貪官,搶了糧商。最後居然打出了造反的旗號,要來一次徹底的革命,這事很快傳到了北京城。

天啟皇帝知道後龍顏大怒,從來不上朝的好木匠終於上了朝,大罵了一番該死的貪官後讓大臣們拿個主意看誰去平亂。

大臣們又開始了掐架。東林黨推薦了一人,齊楚浙三黨也推薦一人,雙方爭持不下。天啟聽著他們爭吵就頭疼,先散了朝、散朝後太監稟告說施紀求見。

天啟接見了他的老師,施紀見到皇上後道“皇上想讓誰去陝西平亂?”

天啟道朝中兩黨各推薦一人,雙方又爭執不下,朕還沒有決定,老師是不是有了合適的人選。”

施紀道這次災民叛亂是壞事可處理好了也許是件好事。”

天啟道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學生不明白。”

施紀紀道“臣聽說這次暴動亂民居然殺了當地的王爺,霸佔了王府,皇上若要收回潘王手中的土地就要用現在這次平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