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賈母逝且榮府敗 大老爺造反入獄(下)(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仁壽宮。

今日乃是老太后的壽辰,可見宮舍之內,早就人來人往。

大順天子昌元帝,從一大早的朝會結束後,便到來此地,陪伴於老太后旁側,其他宮中妃嬪,亦是同處於身邊。

“蜀王殿下到了!”

於內侍的道言下,未幾,蜀王李秀,即移動著那道肥胖的身影,緩緩到達了面前。

老太后便是見了李秀,招了招手,道“可是秀兒來了,近前一些,你可有些日子沒入宮了!”

老太后同賈母一樣,從元月之後,就變得有些老眼昏花,便是戴上了眼鏡,若是離得遠了,也看得不是多麼清楚。

耳聽太后所言,李秀臉上浮現起了柔和的笑容,先是向老太后一禮,又向著盯他看來的昌元帝一禮,道“但於常日之間,兒都想入宮來看看母后您,不過自從正月開始,母后您的身子骨有些差後,兒臣非常擔憂,所以這些日子,都處於府宅之內,每天都吃齋唸佛,希望母后您能早些好起來!”

李秀這麼一說,到來的其他藩王,包括皇子皇孫,多數便有看過來。

對於李秀所言,那是絲毫不相信,昌元帝則是眯了眯眼,並沒有繼續說話如何。

即於此間,又有一眾皇親國戚到來,紛紛向老太后問安。

一時間,整個宮舍之內,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歡喜場面。

隨著時間的推移,能看到,一些大臣之屬,也都先後步入,並向太后,天子見禮。

可同樣讓人有些奇怪的時候,尋常日子裡,多顯露積極之態的四王八公之屬,僅僅只有王家和史家,包括寧國府的女眷黛玉,才有到來,至於其他人,就彷彿隱身了一般!

如此之所見,尋常人,也能看出,這些人商量好的,而在太后壽宴,這等重要的日子,沒有入宮行做道賀,這就是不給皇帝面子!

難道如牛家等勳貴,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

不少人,開始偷偷看向最上的昌元帝,可讓人失望的是,大順天子,一直面色如常,不斷同旁邊的老太后說著笑話,至於沒有來的這些人,其人似乎並不意外,當做了空氣一樣。

就在這時,但觀大太監戴權走來,面向皇帝道“聖上,今次得入宮廷,前來為太后之屬,大部已經到齊,至於壽宴,也已經備好了!”

昌元帝聽聞,那雙幽深的眸子抬起,掃視了一應宮舍中的眾人,特別是在蜀王李秀臉上,多加停留了一會。

他旋即出言道“宮宴既然已經備好了,那就請母后,一起往宮宴中去,以今日之宴,諸位愛卿,也都好好盡興才是!”

此話聽過去,顯得有些平常,可於宮舍之內,一種難言的氣氛,已經在蔓延開來。

話說城外,隨著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便是行人趕在神京的城門關閉前,也都來去匆匆,紛紛進入到神京城中。

而處於城北的守軍大營內,此地之軍將魯用,則顯得多為躊躇,便是看向緩緩落下的日頭,巡視營地之間,也多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正在此時,親兵從前方到來,下馬之後,將一封書信交付,並壓低聲音道“將軍,此乃是蜀王府傳來的,按照您昨日送去的要求,他們都答應了!”

拆開書信一看,魯用終於是舒了一口氣,他看向宮城的方向,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民間常有言,且道是富貴險中求!這一次,也就求求這潑天的富貴事,向全營人馬傳訊,今夜準備拉練!”

“是!”

不僅僅是城北大營,處於城西的兵馬駐地,還有城內的兵馬司,都各有軍將,暗自商議。

更別論城內,一些公侯府門,有的大門緊閉,但於內部,則有家丁手持刀劍,嚴陣以待。

……

同在榮國府內,今日賈母的頭七,且見於府舍之內,大部分都是賈府內的賓客之屬。

而大老爺賈赦,則顯得有些魂不守舍,不斷向著府外張望什麼。

他看向越深沉的夜色,又望向府內的幾十個壯丁,內心卻是一直都拿不住主意來!

“老爺,這是剛剛有人往府內送來的信件,請老爺過目!”

來大管事躬著身子,從外面匆匆步入。

將一書信,送到了賈赦的手裡,賈赦應了一聲,繞過賈母靈堂,徑直到了內舍,開啟閱覽後,臉色陰沉的很是可怕。

他隨之將書信,放在燭火之上,安靜地看著這書信,緩緩化作了灰燼。

最終長出了一口氣,看向榮府內的燈火,道“開了弓,就沒有回頭箭,於今夜,神京大變之時,榮府之內,已經沒有退路了。”

賈赦的目光,逐漸堅定了下來。

而今既然上了蜀王這條船,那隻能一條路走到黑。

至於結果,不過生死,在失去了爵位之後,他賈赦而今已經是一無所有,未來事,也就全靠天命了!

夜色越來越深,但觀街道上的行人,也是在不覺間減少,便只是剩下了不斷巡視的五城兵馬司的兵士。

而就在漆黑的夜色的裡,皇宮中的壽宴,達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輪到各藩王之屬,向老太后敬茶。

而就在到達李秀的時候,李秀到達了面前,先是向太后一禮,最後看向了一旁瞅著他的昌元帝,突然笑道“於我所見,實也屬於一個好日子,只是今天,我有一件事,要對陛下相告,也是向太后,向群臣天下人相告之!”

察覺到李秀的情緒有些不對,旁邊的二皇子李聖恩,眼睛一眯,道“皇叔,今日本乃是皇祖母的壽辰,若是有事,在明日道言即可,何以於今日說呢?”

至於其他幾名皇子,還有一些藩王,也紛紛出言。

李秀卻絲毫不覺,轉身,當著到來的所有勳貴,高聲道“六年前,先皇退位,以我這皇兄登基為帝。但於此六年以來,諸位也當看到,大順天下,於我等皇兄之治理下,究竟成了什麼樣子?諸位之內,誰生活得不是人心惶惶?更不論,打擊異己,而讓忠臣之屬,蒙冤之事了!”

李秀說到了這裡,便是來參加太后壽宴的眾人,莫不是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