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前線戰事有大變 崢大爺斥璉二爺(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第226章 前線戰事有大變 崢大爺斥璉二爺

山海關,又稱渝關。

隋開皇三年,始於此築渝關關城。

但在前明一朝,由洪武開始,大將徐達於此重建,併名山海關,後經成化、嘉靖、萬曆、天啟、崇禎,此間共計六朝,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兩百多年間,行做加強築之。

然明亡之時,以大將秦良玉駐守,後有李自成等人,於此激戰。

時過境遷,山海關重得入大順手中後,各處防務,同有加強。

畢竟,往東數百里,距離後金人把持的建州便不遠了。

賈崢隨大部人馬,離開神京,經通州停歇,一路沿著大道,向東行進。

時近五月,北方雨天漸漸增多,行程至遵化,就有遇到大雨,而做停歇。

話說這次往山海關方向補充兵員,以鎮前線,吳安最終選擇的路線,還是依靠長城而行。

長城之北側,從太祖皇帝開始,於太宗一朝,有過三大北征,得復大寧府,直接將大順國防,向北行做了擴充套件。

等賈崢於五月初五,趕在雨後,到達遵化後,還能看到長城以南,連綿的無名墓地!

昔日為保神京安危,大順天子興兵討伐不斷來南騷擾的鞭撻,後做收復故土。

其中所為,無數的將士們,將屍骨留在了戰場上,只為保衛身後的大順百姓們。

賈家族中所記,寧榮兩位國公,曾經就在遵化駐兵,後出長城,扶搖數百里,以破敵軍,並同各路人馬,一道完成了太宗三大徵的光輝戰績。

是日。

在大軍停留休整一日見,賈崢以史皓、王鵬等將,留守營地,行做途中訓練,特別是軍械之使用配合,其人則為吳安所召,步入遵化城,以論兵事。

距遵化城往東不遠,就是大順按照前明規格,重建的三屯營。

三屯營歷史悠久,前明大將戚繼光,就曾居於此,主持軍務。並於當地任上,十六年間,加固長城防線,即使延續到本朝,依然享受其中助力。

賈崢帶著鐵牛、王二等十幾名親兵,步入城中,正看到一隊隊兵士急促而過,按照那過往商客所言,此正是三屯營人馬。

“山海關一帶傳來訊息,說是那後金人,徐晃一槍,時衝殺來廣寧,後面就是錦縣了,若是錦縣一破,後金人兵臨寧遠,那山海關就危險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

前線的戰況,這些走南闖北的商賈,訊息最是靈通。

賈崢入城,只是買了那行商一點綢緞之物,很快就得到了想要的訊息。

不出所料,後金乾隆帝之目標,果然是明確的!

最終目的,恰是山海關方向,欲行當年入關之計!

一旦山海關有失,那順天府將直接暴露其中。

這次他向吳安建議,選擇支援山海關方向,以往寧遠,錦縣前線而去,當是合適!

要是選擇從北面路線,以五月大雨,行程必然受阻,很難對後金兵力,產生直接阻撓和壓力。

而吳安這次召集他們這些人,看來也是打算做出應對。

亦或者,局勢比想象中還要惡化,皇子李聖恩從寧遠,已有來救援之信?

月前,馮紫英為之去信中,其人正處於山海關,行做軍資接受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