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殿試之題各有論 賈子安盡興而答(上)(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第2o4章 殿試之題各有論 賈子安盡興而答(上)

話說殿試,又為時人稱之廷對,御試。

其中歷史悠久,早於武后開始,距今一千多年,在大順朝,同前明等歷朝歷代一樣,都是天子親做接觸這些國朝才能之士,而做人才選拔的重要方式。

前明也好,太祖、太宗皇帝,包括太上皇朝以來,透過會試的貢生們,於殿試前還有一個步驟,那便是覆試。

此間之覆試,相當於另一個門檻,防止一些漏網之魚意外出現在殿試上。若是為皇帝觀之無才之人,那主考官吏許將擔當大責。

且為了節省時間,也是為了考生考慮,於大順太宗皇帝朝開始,於殿試前五日,當於禮部院,行有一日時間,當眾舉行覆試,且試題簡單,三選二。此中覆試成績,實則只記錄“合格”,而不張貼名次。

其中合格名單,便是前所述送呈天子之殿試名錄。

至此,殿試也僅有一日,且只考策論,天明則入,日落則出。

入宮城之後,內裡還包括各禮官前言之禮儀,箇中題目,則是十道題中選擇五道題作對,且不限制文章長度。

言及今次殿試參與之名單,早於大順三月的會試結束,又有簡單覆試決定名錄後,就為負責的朝臣所呈送天子。

乾清宮裡的昌元帝,在見過硃筆御批後,才有下禮部,次日以殿試最終人名張貼,同於官差通傳,才有貢生知之資格!

……

保和殿。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日光初顯,殿外的臺階上,就站滿了步入殿試的貢生們。

負責之官吏,在點名之後,早讓這群士人排好了佇列。

待時辰到達,自當按照次序步入,再經點名、散卷,贊拜等十多項儀式,才會頒策題,行做答之。

以四月的暖陽,但見從神京城外,遙遠的地平線上升起,最先照在了最前側的賈崢身上。

今日穿著整潔士子袍的崢大爺,沐浴在晨光裡,觀之俊朗外表,有神之雙眸,沉靜之氣勢,見者莫不感嘆一聲當真大順好兒郎!男兒當如是!

因殿試只有白天數個時辰,據聞宮廷也會備有吃食,筆墨諸物,所以賈崢沒有攜帶多餘之物,只有身份憑證,還有會試成績,及前幾日只半日時間於禮部參與的“小覆試”合格文書。

處於這外朝三大殿之外所,放眼望去,以此威嚴壯闊,便是後世的高樓大廈,也難比擬其氣勢。

這是大順中央所在!

更以為天下權勢之中心!

是東方大國的權力標誌,更代表著其他重大意義。

賈崢沉默不語,安心等待間,順著左右觀之,便是他再成熟,時便也感有種氣勢澎湃的氣魄。

對很多人而言,於此參加殿試,只有得中進士,才會真正的完成跨越,初步具備資格,以後於官場上,有上升機會,甚至進入這中樞所在。

在賈崢身後,這次最終定下,能參與殿試的二百三十四名貢生們,也無一人敢做言論,一種緊張,而又肅穆之態,不斷延伸。

“貢生進!”

官吏以京師口音,高聲唱和後,宮門大開,一應貢生們,開始順著臺階,而於內侍引導下,往保和殿行去。

早有經歷過大朝會,賈崢於此到顯得安寧很多,走在前面,為一些官吏看去,他也是大大方方,嚴格按照禮儀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