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老忠王言國朝事 賈子安首場結束(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第191章 老忠王言國朝事 賈子安場結束

“今兒已是會試第一場,賈子安還要經過數日考試,但等其會試結束,可請來府中一趟!

關乎這英吉利,可以試問問他!”

忠王府堂舍內,老忠王向著下躬立,而今于歸於家中,並無官職的次子李為說了句。

忠王府幾個世子,幾乎都是同老忠王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而年近四旬的李為,同老忠王長相最是相似。

多年前擔任過地方主官,又有團練使等經歷,只是在當今天子即位不久,順勢辭官,後面才有了弟弟李承為皇帝信任重用。

由此,可見忠王府內,於得失之道,很有把控。

“父親緣何於賈子安如此重視?此人有些才華,但在一些問題上,也不過是有乎常人的見識罷了!有弟弟之交往,足可顯露府上於他友好。

而以英吉利事,最終還是關乎國家大計,可非他這般少年所能參與其中?”

李為同弟弟李承性格之處,不太一樣,年少得志,故為人高傲。

特別是關乎西洋事上,他自認所看書冊之多,又跟著洋人學習過洋人的算學知識……其中所知,又豈是賈崢所能比較?

從年紀上講,賈崢也不過是他子侄輩一般,可以小弟李承同之稱兄道弟,足是亂了輩分般,而父親未有阻止。

期間種種,年後他心懷疑惑,藉此表達了出來。

老忠王撫須,望著次子搖了搖頭“當年讓你早退下來,好讓你弟入朝處事,可算是對了!

我且問你,宮裡為何能那麼快接受林如海在朝政各方面的建言,含那賈子安暢言火機之用途,是宮裡覺得無聊嗎?”

“父王……”

“宮裡的那位你們不懂,太上皇你們也都不懂……聖上,那可是我看著長大的,自幼聰慧,年少於東宮,甚至跟著洋人,當時年紀比你進學還小,就已經於所謂物理微積分論、化學之事感興趣!

這樣,你可明白一些?”

忠王沒有給次子過多思考的時間,從椅子處起身,繼續道“聖上的決心,還有前瞻性,可比很多人強多了!

你知道老么那從賈子安手中所得《國富論》、《海權論》等思慮事,為何得宮裡喜愛,因為聖上在問詢洋人,在為儲君之時,就對國朝展,治國理政,有過深刻的思索!

而這一切,又與之所思,深度吻合。

能得宮中兩次相召,也正是因此。

林如海之建議,能得允之,同樣是宮裡的嘗試……”

說到這裡,老忠王滿是皺紋的臉上,有些感觸道“當年太祖皇帝從前明手中接過的江山,本就是一個亂攤子,其中之立國,不過是一場重組而已,於此治標不治本。

太宗皇帝時期,經過對女真,還有西北戰事,又收復了大量土地,同時消耗了前明遺留下來的老牌勳貴鄉紳力量,復有四王八公這些同李順息息相關者,與之維持平衡。

我等忠王府一脈,同樣是皇權抗衡之手段。

正是因此,國朝才有接下來足足一甲子的相對平靜。

太上皇時,看到了太多底層漢人之辛勞,為此於前期開放了海貿,大幅度提高商人地位,又引進西洋產物,如紅薯,洋芋,玉米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