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其事先利其器 火機使用展苗頭(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第184章 善其事先利其器 火機使用展苗頭

賈崢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當日無意在背面落下的一行字,會落入薛寶釵眼中,並已經引了某些誤會。

正月末。

在為延國府送了一些圖紙,並再三言之,鄭氏務必藉此將瓦特“請”來大順。城外工坊就傳來訊息,他欲行的火機改良有了進展。

“匠工按照子安去歲所言方案,時有改進後,確也大大提高了帶動範圍,減少炸膛風險。

另於鐵鏈、齒輪帶動下,往那機口投擲物品,可借器力簡單切割,但與人工相比,度確實快了些!”

鄭言語裡透露出一些喜悅,火機在江南是有應用,但能將之用在生產製造,這還是第一次。

每一個第一次都是越前人,特別是火機的作用若是不斷掘實驗,廣泛應用於工坊,那將於大順國內生產,帶來巨大變化。

像賈崢早有道言那樣,人總不可能十二個時辰都去工作,於力氣方面,這器具之動力,源源不斷。

賈崢面上平靜,但內心同樣雀躍。

一如他早先觀察之處,大順在冶煉製造等方面,相比於世界其他國家,仍舊處於世界前列。

然則,伴隨著英吉利等西方強國之追趕,差距勢必會在未來一甲子改變,完成質的飛躍。

但看大順而今所擁有的一切技藝,則是從歷朝歷代,無數先賢的傳承和探索中,展而來。

同樣,缺乏更廣泛的科學理論知識,以及封建制度思想侷限下,才讓科學變革的度有限。

火機在技術層面的成功改善,併成功實驗用在小工坊生產上,這誠屬大好訊息!

廣泛意義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正是將蒸汽機投放到工廠之內,進一步取代手工業者開始。

而在意識理論方面,西洋已經領先了大順,往前的追趕乃至越,讓時間顯得彌足珍貴。

賈崢控制住心情後,看向堂舍裡,端起熱茶,咕嚕嚕嚥下去的鄭,道“匠工之所為,意義重大,就算前番集資,暫不可能讓火機大規模應用。以今歲行做人工代替,依舊有利可圖。

而火機帶來的器物之用,其中改變,不亞於當年火藥、造紙術之展。

此間聯絡創造之物,我又稱之為‘機器’,許是將來國朝經濟民生改變之主因。

大順能做研製而用,就不用被洋人卡脖子,不用遭受苦難。

此技術推動用好了,足以讓無數百姓吃得上飯,讓大順水師能遠渡重洋,震懾寰宇……”

接近二月後,神京天氣轉暖,賈崢外面穿著長衫,也不顯冷。

他說話間,起身站到了堂舍內懸掛之大順地圖面前,言語內,有種說不出的喟嘆。

鄭聞此,且是感受到了喜悅、悲傷、懇切等各種複雜的情感。

一個火機應用而已?

子安怎麼想得這麼多?

“子安,請恕我眼拙,火機之器,用以帶動,彌補人力之不足,可行運作,確是大現大展。

但在制鐵等諸方面,所需之大,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而今,火機之類,又如何同大順國事聯絡起來?”

鄭能中舉,尤其在江南省這等“卷王”之所,才華能力自是不差,因世代經商的原因,耳濡目染下,生意方面,亦是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