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林如海看重賈崢 少年人論國朝事(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第159章 林如海看重賈崢 少年人論國朝事

而有了薛寶釵的解釋,迎春,惜春,探春,史湘雲等姑娘們,孤自升起了另一種感想這東府崢大爺,竟是這般明智的人!

能關心女孩子,富有同情心……但與廳舍內的議論比起來,那是完全不同。

榮府上的姑娘們,心思都通透的很,結合寶釵言論,心中各有猜想,忽得沉默下來。

史湘雲則是念起年前,回往史家,堂兄史皓復論起的一些事……不禁看了眼寶釵,眸子裡不知在思索些什麼。

……

林府。

朝會結束,於賈崢歸往寧國府時,林如海就先一步回到了神京府邸。

歲末時,另一妾室張氏,於郎中診斷下,突有身孕,此時在林府上,是罕有的大喜事!

恰逢女兒黛玉回到府中過年,一家人終能團聚,林如海心底更為舒快一些。

到了府上,方一下轎子,同迎來的小女黛玉,還有妾室徐氏、張氏等說了幾句話,林如海笑著步入堂舍。

後接過侍從遞來的湯藥,一飲而盡,論起了家事,淺做過問之。

徐氏在旁邊看著,笑道“賈家那位賈公子的藥方還真得有用,從十二月初,兩度來見老爺,後初探老爺病情,並向管事呈上這方子,老爺吃後,那病疾確是消了不少。

同歸京前相比,老爺更為精神了!

不過,妾身也常聞,三分藥,七分養。

老爺為國謀事,操勞不已,但也要注意休息,斷不可再那般熬夜了!”

徐氏這話畢了,早年賈敏未病逝,林如海於江南納娶的另一房,今已懷胎三月的張氏,於旁看了眼黛玉,道“寧府賈公子不僅學識厲害,且在江南地上,還跟人學了醫。可謂之能士隱於世,玉兒身子本是弱,這天生落下的毛病,要是尋個機會,說不得也當請那賈公子看看!

其人尊老爺為座師,行事之屬,更是為孝順敬重……”

張氏此言,不覺落入到了林如海心頭。

他放下手中藥碗,想起那次論及“國債”後幾日,賈崢讓人給林家管事捎來的話,另有著“土方子”的效用,自覺賈崢在醫術上,不像表面那般簡單。

女兒黛玉自小就有的病疾,曾尋了不少郎中看過,一直沒有根除,待有了機會,可尋賈崢問問看。

家中人說起了賈崢,林如海瞅了眼為他倒了杯水,雙手端過來的女兒,頗有感觸道“你們說的這位崢哥兒,可不止學識諸方面,為人懇忠,且還會得一些治病事。那個中見識,同齡人中,在我看來,難有能比者!

玉兒年前從榮府上回來,我不是說了宮宴事嗎?

今兒我於朝會離開,同忠王碰面,但聽之對於崢哥兒言於西洋事,那也是讚不絕口……”

林如海在江南任上多年,家裡於西洋之物可有不少,故林黛玉自年幼時,耳濡目染,於西洋事務同樣好奇。

比如會轉動的鐘表之屬……平日學習琴棋書畫,但以西洋物件能平添一些樂趣。

父親如此道言,讓林黛玉心裡一動。

觀察到女兒神色,林如海笑著講來賈崢關於英吉利所言,當然這大部分都是忠王轉述,其中自不少新增。

忠王如此,林如海也能明白,是希望他在朝堂上,能支援其人同英吉利人的接觸,也包括可能的防禦性戰事。

誰能曾想英吉利本土小,延伸性之大。

“聽爹這麼一說,女兒才知道於大順之外,還有這麼多廣遠之地,常聽人說西洋,女兒於西洋一直沒什麼概念……”

順著父親的話,聰慧的林黛玉,亦難免嘆道。

見此,林如海想到了林之孝年前從榮府傳回來的話,還有同窗友人賈雨村送入京師的書信,眼睛眯了眯,但很快恢復正常,道“說來慚愧,乃翁以前也沒有這麼博學,竟不想在此事上,這崢哥兒比乃翁知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