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塵埃落地諸事畢 且見浪潮再醞釀(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面對昌元帝之言,林如海、忠王都無異議,各做應下。

在佈置完朝中事,並商議過一些官員調動後,昌元帝再度提到了這次揮重要作用的賈崢!

“寧府賈子安忠君愛國,甚得朕之心意,前有獻策而關乎國計民生,更有神機營兩度火器之變,再有擊殺匪寇……此間諸功績下,朕當有功必賞!

但因之年後會參加科舉,先賜予金百兩,另有鬥牛服!

待兩日朝會時,當眾宣之!”

同前明一樣,大順在官吏各品階上,皇帝為表信重厚愛,會賜予不同的華服,有些類似滿清的黃馬甲。

比如一品大賞,皇帝會賜蟒服。龍有五爪,蟒為四爪,足見其貴重。二品則會賞賜飛魚服,三品為鬥牛服!

至於四五品的親信官吏,或是大內侍衛,則都賜予麒麟袍。

賈崢在襲得寧府爵位,乃為四品奉恩將軍,當朝一同送來的就有麒麟袍,這也是皇帝於勳貴的一種優待。

而在現在,賜賈崢鬥牛服,則是順勢提升賈崢這爵位等級一般。

於朝堂之上,此中華服可不是隨便傳的,每種都有各自寓意!

只有乾清宮的天子話,才會作數。

是故,昌元帝如此賞賜,其中於賈崢的欣賞之意,不言而喻。

此間之安排,下相候的執筆太監,自作領命。而如林如海和忠王,各有所思。

……

神京城內的動盪,持續了數日。

在各方初步定罪,宮裡一些詔令傳下來後,各府上自以為看出了乾清宮的意思,大有松上一口氣。

事實上,伴隨著除夕和太后時辰臨近,昌元帝確有快刀斬亂麻,將諸事辦妥。並做充裕國庫後,為前線將士先軍餉,過一個“富裕年”的打算。

朝廷軍隊是大順皇權能安定的重要因素,軍費之匱乏,已到了火燒眉毛之際。要說經歷太宗和太上皇二朝,大順整體國立處於上升階段,不至於將朝事荒廢至此。

但其實,兩朝明面上的安定,不等於舉國之安寧,特別是在西北戰事,沿海倭寇,遼東女真……每一處都是個巨大的吞金獸。

此外,延續的朝貢體系下,於安南等地控制的削弱,滋生之各項問題下,也拖累著朝廷的不少精力。

何況明末的一些根本性問題,沒有實質性改變,才導致矛盾在短時間內的壓制後,再度激之態。

此間種種,這才導致大順過去一甲子內,有些虛假的盛世之象!

寧國府內。

賈崢閉門不見客,於舍內養傷這幾日,即讓晴雯在府上將事關大順立國的一些書冊尋來,又結合寧府這麼多年累計的邸報,算是將大順一些社會化問題,緩緩而有理清。

站在不同時期,不同角度,需要結合辯證法的思路,才有於大順國內問題剖析。

這是他在江南生活十幾年,一路放在科舉功名上,而未有詳加分析過的。

處在這個難得安寧的時刻,將其中一些情況有了具體瞭解,具體分析,才能理解昌元帝之急迫,林如海於戶部尚書任上左右為難。

宮裡各有采納,這兩日開始“盛行”的“恩債”,或是殺一批貪官汙吏,於商貿關稅方面的收縮,依舊有些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