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覆試之期日臨近 寧國府爺孫會話(三更,求收藏,求追讀)(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鄭屬實是一個工作狂,歇息一夜,次日一早,就迫不及待地從二寶手裡接過剛搭起來的攤子,開始督辦糖遠商號事務。

背後雖有皇親國戚關聯,背景不成問題,但商貿想要做起來,從原材料甜菜的生產,到加工處理,都需要詳細規劃。

這其中,還關乎土地租用,僱工諸事。

於鄭信任下,賈崢將彙集的大部分錢資用度,也都交到了鄭手中,平日由二寶幫忙負責週轉事宜,還有同神京一些權貴府邸之聯絡。

後幾日,待沈之遠等人,從客棧搬過來後,一應眾人就將所有心思,放在了備考上。

先花費數日,將主考官林如海之試卷,研究透徹。

然後,賈崢特別找人打探了順天府貢院之環境,在城外花了錢資,租住了類似之地,並模擬出了十來間靠近茅房的號舍,以隨機抽取的題目,同沈之遠等人,行做模擬覆試!

做這種事情,賈崢也算是輕車熟路。

考場上的考試,甚是重要,容不得一點馬虎。

任你為科舉準備了多少,若最後因考場環境之不適應,導致狀態差,成績不佳,那隻能再等幾年重考了!

而這次重開順天府貢院中的一部分,為幾十名江南鄉試貢生行做複核,誰也不知道會被分到哪裡,嚴謹一些總歸沒錯。

至於科舉本身,賈崢前世就是一個做題家,對此也有著很深感悟,且在翻閱考卷後,早悟出了技巧。

也別小看科考技巧,足足能讓沈之遠等人,從鄉試幾萬人中脫穎而出,終究中舉。

技巧是一個重要方面,並非全部。

賈崢能做告知,並不擔心這些同窗友人,於名次上過他,正是源於實力自信。

他自身記憶常,於圖書館工作時,看過不少關乎古代科舉的書籍,還有諸多講堂影片……各種積累學習適應下,對一些古文典故理解上,遠積學幾十年的儒生。能做靈活應用,非是死記硬背能做比。

尋常士人,光是熟讀四書五經,至多也就考個秀才。

如此種種,才讓賈崢順利取得“小三元”,並處於江南鄉試前列!

相比較來說,八股文於眾士人而言,還算簡單的,甚是鍛鍊寫作能力,算是開胃菜。而經史策論才是夠寫的!單憑閉門造車遠遠不夠!

特別到了殿試,所問者,關乎國家大事,能做對答之人,需對時政知者多也,資訊所獲下,哪個會是簡單人物?

歷朝歷代,每個狀元,都是人中龍鳳,可不是什麼書呆子。

放在未來的網路上,以時政對答,多也是鍵政一流高手。

正因此,古人才多遊學,正是為了增長見識,邸報瞭解,終究有時限,資訊不暢下,甚至會有數年差距。

如歷史上的曾國藩,起初屢試不中,也只有在遊學後,才找尋到了門路,不鳴則已,一考而中兩榜。

而後世道言八股難,只道“之乎者也”,也是一個刻板影響。

殊不知,從前明中後期開始,內中還包括算術……

誠然,古人是厲害,但後人之見識學問,也不必小看。

保持好心態最重要,不過分自傲,亦不過分謙虛。

進入十二月後,神京的氣溫,似有降低。

賈崢等人的備考,並未被打斷。

距覆試還有五日時,寧國府來了人,還送來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