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十一)(二更,求追讀,求收藏)

作品:《紅樓士

跛子看他的眸光,越有些不尋常,似乎認定他頭上長有反骨,是個天生反賊,將來要拍死大順皇帝,坐在乾清宮最高處一樣。

誠然,明教歷代教主打著“復明”的旗號,可沒有說讓朱家人回來,繼續做皇帝。

這天下,儒生能坐,和尚能坐,武夫能坐,為什麼其他人不能坐?

從某些方面講,明教從教主往下,確實是一群反骨之人。

他們並不完全忠於前明,最開始許是為了幹一番事業,竭力模仿東漢的五斗米教,所謂教主,也是打著旗號,帶著濃濃私心。

等到大順立國,因太宗皇帝仿效明太祖朱元璋,整頓江湖,且於明教第一次趕盡殺絕後,則變成了單純對大順的不爽。

而當年的這任教主陳道人,亦是一個有強烈個性的人。別看他面對賈崢和善,但當年在明教內部,就是一個殺神,殺了所有反對之人,才高調上位。到了中年之後,又突然大徹大悟般,撒手不管……

這般性情複雜多變,來無影去無蹤,讓明教內部,小心對待不說,便是大順朝廷也無法絞殺。

“您沒必要糾結這個問題,我可沒說自己要做皇帝,而只要能持明教意,拯救得了天下人,再立新朝,那一切都是值得的,甚至在民意之下,將來說不定,不會有皇帝產生,行民意之集中原則,以天下百姓共治之!”

觀跛子將他問得太緊,賈崢隨之透露了他的一些想法。

明教內部改革,勢在必行,這一切,還需要跛子配合支援,最終願意將權力過度到他身上。

藉助早有的地方滲透,更好的宣傳和處事,敢將大順換個新天地!

於賈崢而言,大丈夫生於世間,要麼不做,要麼就來場大的。

趁著浩浩蕩蕩的時代大勢,藉助大順民間匠工研究,外有西洋之精華科技,巨大利益下,完成國家、華夏、百姓,共同目標組合,或可藉此將華夏推向第一次工業時代,讓所有人睜眼看向世界。

這一時代,不會再有屈辱之事。

便是如大順,這等王朝若是阻擋大勢,那自有以科技和思慮、裝備更廣大的黔百姓,實行革新之舉!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從兩千年前,秦末的一聲怒吼開始。

為了吃得了飯食,不餓死,華夏大地的百姓們,最不缺反對皇帝,於更好生活追逐。

陳道人顯然很難理解某些前的思維,他在聽賈崢敘述間,能感覺到這弟子臉上洋溢的自信、憧憬,還帶著幾分細微悲色。

他撿起盤子裡剩餘的幾粒花生米,緩緩咀嚼,撇了撇嘴“你這小子,還真是異想天開,大順沒了,就算有了新朝,哪裡不會出現皇帝?鐵打的江山,流水的皇帝,哪個朝廷沒了皇帝,還不亂了?若真推向了那一步,我還真就不相信,你會忍得住,且到時候也由不得你……你要說每個人都能治理天下,那還不天天吵架去,到時候只會更亂……”

陳道人顯然沒有理解賈崢所言之更深意思,自然,他這話裡,不是沒有道理,而是大有道理。

任何理想化的東西,都需要聯合實際,需要去實踐,還要考慮到歷史的程序。

而尚處於大航海時代,西洋列強仍做全球殖民之際,中原大地,亦需要統一而強有力的聲音,面對外面。

唯一讓賈崢確信的是,華夏大地從不缺乏人傑英雄,只要他能培育好養料,一切水到渠成,新的思想產生碰撞下,未來勢必會帶來新的盛世!

而只有經歷過真正盛世的人,才會知道,他心裡的標準有多高,陳道人顯然不屬於此列,身處的這個世界裡,也沒有人懂。

未來是他們的。

不需要給老道解釋過多,也沒有否認他的野心,而是順勢說起了他在寧府同賈敬的交談。

“您說得對,卻是小子考慮不到位!但賈家那事,我覺得要和您商量商量……”

聽完賈崢的敘述,陳道人眼睛瞪了起來,頓時有些不滿道“這寧國公當年也真是的,尋了那麼多錢資,竟悄無聲息,連當年救了他命的明教都沒說。而今留下禍患,以賈敬這老小子,想起處置手尾了,還提了要求……”

說著話,陳道人那雙不斷轉動的眼,盯到了賈崢臉上,道“要我說,你既然有那想法,賈敬正好願意讓你襲爵,來做交換,以看中你的潛力,想要保得寧府這一大家子,為了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且知捨得之道,你不如答應下來。

你小子也別用這種眼神看我,可不是賣你……賈家雖然不如以前,依你所言,連這李順偽帝明著給好處,好做安撫,實際有心除掉這些吸血的勳貴,為國庫填補。

但寧府於地方,特別是東南沿海一帶,還有不少關係,包括依舊守衛雞籠島的鄭家族人。而當年寧國公的門生故吏,也遭遇了皇家打壓。將來天下若是有變,藉此振臂一呼,可是不小力量。

何況,你明處想要繼續走李順偽廷的官場路子,好做經營,這事我不反對,若能借寧國府於朝堂上的殘餘恩義,外有那李順皇帝於你之召見,自當走得更遠更順利一些。

但緣何你這小子又言,賈家滅族之禍……

與一些利益相比,是該考慮考慮。”

陳道人揪著下巴鬍子,不覺為自家這弟子謀劃起來,他早年闖蕩江湖,藉助明教之外的身份,也是一些權貴府上的座上賓,於朝廷中的一些毛毛道道,自也知之。

現在老了,漸漸到了入土年紀,也是希望賈崢這個唯一傳人,將來能幹一番大事。

對於掌握的明教本身,陳道人亦知其中問題,若是能在賈崢手上解決尚好,若不能,明教亡了,也非他之過錯。

同時,經過賈崢於得失敘述,陳道人也拿不住最後主意,顯得有些猶豫,可在看到賈崢絲毫不顯急躁後,陳道人一拍書桌道“你這小子,該是早有兩全其美的法子,莫不是又來消遣老道了?”

賈崢見陳道人氣急敗壞的模樣,還真怕他火,將自己這書桌拍成兩截,忙重添了杯茶水,道“您喝口茶消消火,依方才與您說的,勳貴是皇帝眼中釘,特別是四王八公。依賈家事,這其中關鍵,同樣在於乾清宮,若單純地將寧國府摘出來,我在入宮後,瞭解到了皇帝性情,具體操辦起來,實則並不難……”

喜歡紅樓士請大家收藏紅樓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