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意外來信顯暗謀 只念世道好輪迴(上)(一更,求收藏,求追讀)

作品:《紅樓士

面對林之孝,林如海如同從前一樣,沒有擺什麼架子,還讓林之孝坐在下方的椅子上說話。

但尊卑有別,林之孝老老實實站在原地,躬身道言。態度比面對賈赦,賈政等人,還要恭敬。

“老太太下午論起,有些想念姑娘了,這小人過來問一句,姑娘何時回去!”

丫鬟重新斟了茶水,於之離開堂舍關上門後,屋子內頓時溫暖不少,林如海拿起茶杯,抿了口道“我受宮裡囑託,這段時間有要事處置,常不能相陪玉兒,打算明天就讓她回榮府待段時間……今日聽神京城內,關於寧府之事,傳得沸沸揚揚,現在情況如何了?”

林如海短短數言,就透露出了很多訊息,讓林之孝心底有了數。看來以時局之變,特別是賈家處事,已引得林家老爺不滿了。

先是有史家,現在加上林家,以他於賈府處事,亦能看出一些端倪。

說到寧府時,短短一天一夜內,形勢幾經變化,不得不讓人感嘆那少年的運氣和潛力……

“回老爺,順天府昨夜聞訊調查,於一早,珍大爺等就被帶到了衙門,寧府大管事隨後將所有事都應了下來。”

“但為寧府爵位考量,擔心因此受責,老太太最後還專門入宮了一趟,後才知曉,原是太上皇說了幾句,天子即為順天府衙去了信。”

“寧府珍大爺回來後,因此事,讓賈府出了大力氣,才強行洗脫了干係,榮府大老爺和二老爺,心裡都埋著氣,也沒打算向寧府那位賈公子說明什麼,老太太則讓兩位老爺處置。原本以為那賈公子啞巴吃黃連,這事暫就這麼算了,但沒想到,他下午竟是再主動尋到了府上!”

“以其所言,且是希望尋老太太討個公道……後來,宮裡的天使來了,老太太且是有些服軟……”

面對林如海所問,林之孝組織了下語言,毫無隱瞞。

其本人能在賈府有這等地位,全為林家所賜,有林如海在,心底自然向著林家。

話說當年林黛玉入賈府,帶了不少財貨,大部分都放在賈府,同於林家和賈家商議下,才會有林之孝督管財務大權。

包括賈雨村能復官,也不是因為姓“賈”,二賈並無關聯,賈家後來借朝中關係,也是收錢辦事,還有林如海的一些推動。

而賈雨村和林如海,乃辛卯年榜進士,同在翰林院處事過一段時間。

處於大順士大夫之內,如前朝一樣,同榜進士的友誼和關聯,比常人想象中要緊密。大順朝堂上,不能明著結黨營私,以為帝王大忌,但同榜進士,乃天然的政治盟友,形成自己的小圈子,皇帝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故此,於早年林如海江南任上,賈雨村之所以尋見林如海,亦不單單是教授林黛玉那麼簡單……

林如海聽完,結合他聽到的賈崢事蹟,外有以賈府處事,他感嘆道“這寧府少年,謀定而後動,該是早有料到寧府賈珍會對他出手……依你所說,就算沒有二皇子和馮家公子當面,面對其中誣陷,我能感覺到,其人也當有後手準備。

他在江南試卷,外有早之前,斬獲‘小三元’的歷次文章,我都看了,於時政把握得當,是個心懷家國天下者,那一句而今神京傳頌的詩文,亦屬明智,足見不是泛泛之輩。

本可為賈家所用之人才,然而賈家於此針對,是禍不是福也!”

林如海將林之孝的表情,收入眼底,道“莫欺少年窮,之孝且等看看罷!這等才華之士,年紀輕輕,端比我當年還要出色,於之所欠缺的正是一個機會。適逢宮裡聖君有革新用人之念,今能得入宮廷,將來便只等科舉中第,前途當是一片光明!

其能不戀權勢,身正心正,亦屬大毅力者也!

玉兒也與我有道言,觀其行,可見其人耳!

反倒是賈家,不論寧府所行,這次為太上皇開口,有些落了下乘了……”

林如海突然停了下來,時過境遷,今日之賈家,同多年前的賈家,大有不同……

回了京師,綜合方方面面,尤其是天子所欲,他能明白玄真觀裡,賈敬的“用心良苦”,但真的有用嗎?

天子有大志,亦有胸懷,絕非常理可以度量。

過多誤判,只會自毀未來。

林如海道“你回了榮府,一切照常,且告訴老太太,過些時日,我會再親自去拜見她!”

還在沉吟林家老爺所言的林之孝,忙應道“小人遵命!”

……

同處於夜幕下,賈崢離開皇宮後,直接回到了宅子。

公子賈崢順利回來,沒有被皇帝砍頭,二寶、鐵牛,晴雯,翠縷,還有馮冬兒,春香等,俱是喜悅。

晴雯早在鐵牛回來,於這老實漢子道言下,便一直憂心忡忡。

看到賈崢入院,同二寶等人交談,她上前想說什麼,一時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們都憂心了,這次只是入宮見了聖人一面,沒有太大的事。”

賈崢往內院行去,邊走邊道。

同皇帝第一次見面,賈崢能感覺到,這是位勤政節儉的帝王。而大順雖然姓李,憑皇帝一人再怎麼作為,從上到下的官吏,若不一心,政令又如何實行下去。就如同前明,帝王無論如何作為,該亡還是會亡。

他講述了一些能用到國計民生的新學問,乾清宮那位,還是很感興趣的。不出所料,皇帝很缺錢,若能有增加國庫的法子,必然會採用。

於遼東戰事,皇帝最後並沒有過多言語,但賈崢能感覺到,這位大順之主,已有了對應之策。

這次面聖,對賈崢而言,最實質的收穫,無疑是皇帝在問詢他獎賞之需後,開了尊口,賜予令牌一塊,讓他可往國子監和文淵閣借閱書籍,雖非監生,亦可在六堂聽學,這可比親自操手,要順利多了,旁人亦無權說他。

“我走後,白日可有人尋來?”

回到書房,晴雯等人準備晚食,燭火處,賈崢喚來二寶問道。

二寶點頭道“公子走後,馮公子和獻王府各有人來問詢,還有,那邊書肆留有江南來的信件,是鄭老爺,還有張公子等人,從江南來了。除此之外,有燕王府的僕從,專門送來書信,說是需公子親啟!”

“燕王府?”

賈崢眼眸裡,頓時出現了李玄佑那張臉。

喜歡紅樓士請大家收藏紅樓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