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未面寶釵心有動 香菱溫柔不虛言(二更,求收藏,求追讀)

作品:《紅樓士

“額……請恕在下冒昧,敢問姑娘芳名?”

“奴婢香菱。”

“香菱……姑娘,敢問在下現在何處?”

賈崢初聞“香菱”之名,微微一怔,但他很快神色如常,心裡於自身所處之地,已有猜測,嘴上還是順口問道。

眼見為實。

望著面前少年郎掙扎著站起,話語悅耳,不似傳聞中不堪,便是看她的目光,也說不上厭惡,更不是那榮府一些大爺色眯眯的樣子,相反,眸子裡清澈見底,不覺令人心臟嘣嘣直跳。

香菱不覺同見過的寶二爺,還有家裡的薛大爺做了對邊,但敢無一人能比得上此間氣度,難怪薛大爺前番多次與姑娘誇讚,言“不打不相識”,且論寧府的大不是。

見賈崢起身,香菱忙放下手裡湯藥,念及姑娘囑託,伸手於一旁攙扶,有些著急道“公子身上還有傷,可不能輕動,姑娘剛尋來的郎中,為公子看過,言之脈象有些虛弱,似還受了什麼內傷。至於此地,乃榮國府間的梨香院……”

香菱不覺將賈崢昏迷,被送來榮府的前後事,於其所知,都輕言說了些。

賈崢試著坐了起來,看向窗外已有些昏暗的天色,從香菱三言兩語裡,大體明白了現在的處境,不得不感嘆人生無常。

原本只想著將賈寶玉的玉,從賊人手裡奪回來,然後回往租住小院靜養,並以不變應萬變,靜看朝廷反應,再進行下一步……誰知薛蟠那失手的一棍,將他送入了榮國府!

榮國府雖明面上沒有寧國府那麼亂,但暗地裡,如賈赦父子,都不是省油的燈。二府之間,結為一體,待賈家破敗時,無一倖免。

於榮國府的態度,從金陵城出開始,賈崢也有敬而遠之的想法。除了不願多惹個麻煩,及是將來有出息,亦不願受牽連而為之供養。雖說金陵十二釵好,但也要有權勢守護才是!

待同寧府分割,不入賈府族籍,對他而言,算是全新開始。

但像賈家這樣的大族而言,家族利益必然高於一切。民間有俗語言,富不過三代,賈家而今雖仍顯赫,但幾代之內,無一出眾之人,唯一得過進士的賈敬跑去修仙了。史家老太君,經歷的事多,看得通透,當年將愛女嫁於林如海這位探花,自有其道理,許為賈家這龐然大物多謝護航手段。

那日便是讓賈寶玉前往,於他之籠絡,許也有此原因。薑還是老的辣,這位出身高貴的史太君,即便年邁,常裝糊塗,但度把握得還是很好。

今日因意外,得入榮國府,令賈崢思緒萬千。

回頭看向香菱,這位紅樓裡副冊十二衩之一,短短片息接觸裡,能感受到同晴雯、翠縷各不相同的性子,有種讓人忍不住呵護之感,難怪當年薛蟠為此出了人命。

賈崢柔和道“多謝姑娘告知,不曉薛兄何在?”

他有意問詢薛蟠這個大嘴巴,神京時下情況,亦想著看能不能回自家住處,憂及二寶,晴雯,翠縷等人擔憂。

香菱以為賈崢是以此問事家中大爺,她眸光一動,回道“敢告知公子,大爺揹著公子回來尋郎中救治,不久,便為老太太叫去,現在還沒回來……大爺離開前,還讓奴婢伺候好公子,大爺可是憂心地很……”

為史太君喚去,他只能盼薛蟠自求多福了。

見賈崢視線放在了身上外衣處,且無怪罪之意,臉上還一直保持著讓人心動的微笑,早融入薛家的小婢女,膽子大了起來,又為主家解釋道“剛姑娘知曉公子衣服壞了,遂讓侍從脫了下來,幫換了大爺尚未穿得新衣,這……這還是姑娘親自做的!”

似已猜到了賈崢的一些憂慮,香菱再補充道“公子也不用擔心家裡,姑娘早想辦法讓人送去訊息了!”

香菱嘴裡的“姑娘”,不用之解釋,賈崢心曉該是那位薛寶釵了!

不得不說,薛蟠這般渾人,有這般智慧過人,又精明能幹的妹子,還真是稀罕!

而這衣服,穿在身上,但覺比他平日所穿,要暖和許多。

見賈崢聽得認真,未有打斷,香菱正說著話,才察覺手邊湯藥似乎有些冷了,忙又端了起來。

“公子,請吃藥!”

只不過,看著這一幕,作為“病人”的賈崢,不禁想到了“武大郎”那個典故。

他接過微涼的湯藥,抿了一口,其中藥材很快湧上心頭,該是三七等活血化瘀之物。

然他這身子,受了那老太監的掌力,內功且做釋放阻去,又有同盜匪拼殺,此時身體已同普通人差不多,但以這些藥物,很難有治癒之能,唯減輕一些狀況。

賈崢還待與香菱聊上兩句,屋外一道大嗓門就響了起來。

“崢哥兒醒了嗎?”

……

皇宮,御書房。

大順天子早朝時,同群臣議起遼東戰情,另有巡鹽御史林如海上的彈劾奏本。

可因朝臣分成幾派,爭吵不休,昌元帝頭痛不已,索性早早罷朝,歸了御書房,並叫了幾名大臣單獨議事。

午後,他月前剛剛任命的戶部尚書汪從剛剛滿臉憂心的離開,即有宦官步入,通報了神京正在上演的一幕。

“以令三司協同設計抓捕前明餘孽,不僅沒成功,還為之劫走了兩人?連朕的永寧公主也被賊人給抓了?”

今日心情本不爽的昌元帝,再難遮掩心中憤怒,起身重重地將身邊奏本扔到了地上,臉上因氣血起伏,有些紅潤。

“告訴燕王,順天府尹,還有京營節度使,另有大理寺卿,要是不能將這些藏在地下的明教餘孽清掃乾淨,將永寧公主救出來,那他們儘早脫去身上的官服罷!”

御書房中的內侍,無不為帝王之怒,嚇得噤若寒蟬。

尚未離開的左都御史劉少勳靜等昌元帝冷靜下來,且望了眼尚未離開傳令的內侍,向天子一禮道“請陛下息怒!前明餘孽平日藏匿極深,即有燕王等人主導,勢態雖有惡化,但需從長計議。依鄙臣見,當務之急,該是先救出永寧公主才是!”

喜歡紅樓士請大家收藏紅樓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