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燕王見賢起招意 紫英歸途坦心聲

作品:《紅樓士

李玄佑年少且博學,李承這一問,他那雙緊盯著賈崢的眸子,越來越亮,從旁相告道“依我大順朝廷定下的規矩,九斤四兩為之一個力,十個力為一石。或曰,九斤十四兩為一個力雲。

軍中弓弩,‘上力’為一百二十斤,‘中力’為八十到九十斤,‘下力’則六十斤……”

見賈崢聽得認真,李玄佑一停頓,指著賈崢手中弓道“過十三力者,當為‘虎力’,子安之所用,正是如此!而於軍中,能用‘四力’弓的兵士,當為強者!

以我之見,子安就算不走科舉,以此武力和領悟,也能中武狀元!”

李玄佑這句話並不誇張,而是憑事實道出,沒有絲毫虛偽。便是初次見面,連番看去,不論賈崢文道一途,他心中已有了招攬之意。

李承笑道“燕王殿下說得不錯!子安藉此,還有你那身手,於來年就算謀個武狀元也不在話下!若能再得殿試第一,那不僅是大順立國以來第一人,便是隋唐以來的第二人!”

自隋行科舉以來,唯一得有文武雙狀元計程車人,即唐人鄭冠,這等千古奇人,因留下來的訊息極少,故顯得有些神秘。

李玄佑和李承,各中所言,讓旁人看向賈崢的目光,完全不一樣了。

一個能文能武,且皆得冠絕於他人者,無論他的出身如何,將來前程,必定不可限量!

可惜的是,賈家有此人物,不知珍惜,竟讓之離了府,難怪會有衰敗之象!

一些人暗道可惜之時,宣王李聖恩來到了賈崢面前,沒有上次於醉紅樓比試結束的憤懣。望向賈崢眼裡,頗有種於武藝痴迷的“同道中人”之態。

一次勝利,可能是意外,那連續兩次,還是他頗為自信的箭術,卻也被賈崢比了下去,那足以說明,他技不如人。

何況,他李聖恩,擁有最好的資源,自幼跟隨大內侍衛練武,修煉內功功法,年紀輕輕才有如此武力。而賈崢不過來自江南偏僻地,即便有些機遇,又如何比得了他?

可賈崢偏偏勝了,這讓李聖恩愈加充滿了喜悅,以後終於有個能較量敬重的對手,他重重拍了拍賈崢肩膀,也不管其他人,特別是同父異母的燕王目光,暢快道“賈崢,你有資格做我的朋友!”

額,可是前番那次吃酒後,你還沒釋掉心結?

賈崢沒有避讓,因為李聖恩只是正常力道拍了拍,那翹起的眉毛,確是表露他心情愉悅。而上次臺上,唯一的一次內力交錯,李聖恩顯然有所感受,卻沒四處相告,足見他是個粗中有細,為人處事赤誠而無花花腸子之輩。生在皇家,這樣的性情,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

話已至此,賈崢一禮道“謝殿下讚譽!就如上次我於醉花樓所言,‘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於箭術只是會用蠻力,於騎射更是凡凡,許向殿下等學習之地,還有很多!”

“你怎還是跟那文淵閣大學士他們一樣……”

見其他人目光各異,賈崢未想成為眾矢之的,略一謙虛,反倒讓李聖恩撓了撓頭,濃眉一皺,其人還沒得及繼續說下去,就聽旁邊馮紫英打岔道“不知剛才兩位殿下,還有世子之獎賞,今可是該兌現了?”

史皓之屬,皆做望來,許多人都帶著羨慕。

“然也!”

李承一拍手,一個小盒子就放到了賈崢手裡,笑道“子安深藏不露,小小意思,便是兌現方才之諾了!”

李聖恩隨後將寶劍遞來,道了聲“名曰紫穹”,未做多言。見馮紫英等人望來,賈崢握著劍柄當眾拔出,一些識貨之人,莫不口呼“好劍!”

就近以觀,賈崢也看出了此劍不凡,價格尤在李承的麒麟玉之上,但依李聖恩性子,不收下只會惡了其人。

李玄佑臨身後,再道“除方才那個承諾外,我再加上一個禮物,待過些日子,子安就知道了!”

隨後,聽馮紫英說想試試火銃,李承遂叫軍官尋來,一行人試玩了一會兒。

這一次,賈崢就沒有那種準頭,幾火銃下去,沒有一箇中的。如此看去,不少人心裡才平衡了一些。

但這次試射,讓賈崢於大順火槍現狀,有了全新認識。

從火銃出現至今,不斷現問題,做出改變。而今已有二十八連的火銃,已相當於半自動步式,與洋人工藝比較,並不差。但隨著西方工業變革已緩緩展開,工藝技術的展創新下,擊槍、來復槍的出現,熱武器為主導,大順若還在原地踏步,不單單是建州女真,來自西方的外部危機將越來越嚴重。

想要做出改變,大順也必須做出大的革新……一人不可能成功,但若是千萬人呢?

回到莊園的宴席,因校場這麼一出,賈崢身邊圍的人不覺多了些。等告別李承,回往城裡時,受馮紫英所邀,賈崢同之坐在一輛馬車裡。

兩人看似在宴席中喝得不少,但皆未醉去。

話先是說起了賈崢今已籌資的“產糖大業”,又論起了遼東戰局。

在天子命令下,朝中支援已到,算是暫時挽回了頹勢,但於未來,馮紫英這位神武將軍之子,顯然不看好。

即將到達賈崢租住之地時,馮紫英望著萬家燈火,突然嘆道“也多虧子安你前次於遊園的震耳欲聾之問,還有那四個字,我想明白了,待過了明年,便往遼東前線去,直殺得韃子敗退,也要護得我漢人百姓安寧!何況,我便是出自神武將軍府,於神京有俠義之名如何?但等韃子殺來神京,可以救乎?神武將軍府之榮譽,終屬於家父,我馮紫英之將來,亦當由我雙手爭取!”

賈崢自心底讚道“馮兄大義!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遼東之危,我意欲往之,而其危不減,勢必會變本加厲。我等這一代人,若是就這樣退讓等待,可是要交給後輩?曾為屠殺的萬眾漢人魂魄,又何以歸家?”

“子安之言,甚對我胃口!然則朝中……”馮紫英感嘆一聲,本想說些什麼,忽而轉口道“既為子安之友,我且於此提醒一句,小心燕王!”

喜歡紅樓士請大家收藏紅樓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