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對三公的警惕(第1/2頁)

作品:《寒門武狀元

“夠了!”中興皇帝對袁英僖一聲暴喝。

袁英僖一愣神,不可思議地看向了皇上。

文真勳和任立新也不由得同時皺起了眉頭。

這個皇上看來還真的是飄了,連他們這些老臣的諫言都不願意聽了嗎?

只見皇上突然凝眉冷對著他們三人,說道

“袁太傅,你剛才也說了,朕去年派邱索領軍徵金,沒有與爾等商議,方有朕這開天闢地滅金之壯舉。”

“如今,一眾先皇舊臣,就是仗著有你們三位在後面撐腰,不思為朕的江山出謀劃策,卻拉幫結派,打壓異己,對朕這個皇帝的決策都敢指手畫腳。”

“邱索徵金立下如此不世之功,他們卻這樣或那樣地阻撓朕對其封賞,還眾口一詞,朕不換了他們,那朕還如何中興大盛?”

皇上其實到現在都並不知道這三個人暗地裡與六部尚書之間有往來,只是就事論事說出了他對這些人的不滿。

可這話卻令三人不由得心中一震,頓時感到有些不妙。

六部尚書基本上都是大盛的中流砥柱。

以前,他們三人在一起確實可以左右一些朝局的。

六部的官員,多少都與他們有一些關係,但這些也都是暗地裡為之,畢竟插手皇上的人事權,那都是皇上的忌諱。

但事實上,包括禮部尚書於承安和戶部尚書彭承恩在內的六部尚書,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去看望他們這三位的,不過表面上是看望,實際上是去向他彙報一些最近的朝堂之事。

可現在,六部尚書被突然換掉了四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文真勳先反應過來,皇上突然撤換掉四位尚書大人,難道是皇上現了什麼,難道是皇上是在向他們這三人出警告了。

看來他們這些三公三孤,僅剩的一點介入皇上提拔二品大員的權利也要被皇上剝奪了。

仔細一想,文真勳和任立新倒是有些自知之明。

他們都快七十歲了,二人是由先皇的太子太師和太子太保升上來的,按理應該由新的太子太師和太子太保,或者是新皇登基之時立下功之人接任。

可由於前太子薛舟是在新皇臨死之前被廢了,連同前太子太師和太子太保也不得不致仕歸田了。

至於新皇登基,那是先皇的旨意,也似乎沒有什麼功勳特別顯著之人。

其實邱索在新皇登基這一點上倒出了很大的力。

但那都是暗地裡的,加上他那麼年輕,甚至在朝中都沒有什麼地位,新皇也不可能一下子升他到這個位置了。

袁英僖這個人特別善於鑽營,他本是前袁貴妃的父親,卻先是當上了前太子太傅,後又立即改為支援得勢的薛康,這才謀得了這個太傅的尊崇官位。

因此,皇上表面上尊敬這三人,實際上這三人與他這個皇帝以前也並沒有多少情分。

說白了,皇上願意給你們一些面子,那是皇上的大度,皇上現在不想給他們面子了,他們就是拿祖訓說話也不好使。

三人都是人精,立即就明白了皇上的心思。

看來,也只能從長計議了。

文真勳最先反應過來,說道

“皇上,自您登基以來,我等很少顧問政事,然老臣等行將駕鶴西遊了。到了那邊,我等也要向先皇有個交代,才會偶爾來與皇上聊上幾句,到了那邊也有話說。”

“只要皇上能領著大盛越走越好,我等自然樂得逍遙。今日,我等已知曉皇上一片良苦用心,這大盛朝局在皇上的主持之下也是蒸蒸日上,是我等喜聞樂見的。如此,我等先告辭了。”

三人雖然各有心思,卻也不得不退了下去。

等三人出去了,中興皇帝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自邱索提出來要撤換四部尚書之後,皇上一直遲遲不敢作出決定,主要還是顧忌他們三人。

現在看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想到這裡,他會心地笑了笑,這才想到邱索還在外面等著。

立即命人將邱索喊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