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君臣交鋒(第1/2頁)

作品:《寒門武狀元

皇上對於一直用苗倫他們這些先皇留下來的大臣,其實也早有過想要換成自己心腹之人的想法。

這些人尤其以苗倫為之人,都倚老賣老,但是以前確實也因為大盛根基不穩,他不敢隨便動這些人。

久而久之,這些人便都以為自己的位子穩了,而且,似乎除了禮部尚書於承安和戶部新任尚書彭承恩二人,那另外的四位尚書隱隱有結成一派的跡象。

結黨營私,這是大忌,因為這樣的話,以後只要皇上有新的想法,他們組織起來一起反對的話,那皇帝的一些想法就難以在朝中施行了。

比如這次對於邱索的封賞,他這個皇帝倒沒有想過給邱索封侯不加封地,但是被他們這麼一群人聯合在一起諫言,結果他的想法都被帶偏了。

今天邱索這樣一說,倒是提醒了皇上,這些人,確實該動一動了。

想到此,皇上問道“愛卿所言有理,不過,牽一而動全身,這些人在朝中早已根深蒂固,如要換這些人,不知愛卿有何良策?”

邱索沒想到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皇上就開始問他如何換人了。

仔細一想也就想明白了,皇上不可能是因為他立了大功,就真的聽進了他的諫言,而是皇上應該早就想過要這樣辦了。

“皇上,臣以為,皇上當勵精圖治,不可讓那些尸位素餐者都久居高位,如此,大大不利於大盛之興旺。”

“特別是一個位置上的人待久了,他們拉幫結派,憑遠近親疏提攜與自己有利益之人,久而久之,朝政被他們一幫人把持亦有可能。”

皇上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邱索的話不是很好聽,卻是忠言逆耳。

“皇上,你乃明君,乃賢主,自古選才選官皆為能者居之,切不可以憑其在朝中之根基深厚,關係盤根錯節,摘一人怕得罪他人就不為之。”

邱索今天也打定了主意,既然那麼一些人都願意聽從袁英僖的話來反對自己,我邱索就直接讓你們都從這朝堂上滾蛋。

只要皇上真的動了這個心思,那就看看袁英僖還能不能保得住他們。

皇上沉思片刻,決定還是聽聽邱索的意見。

“愛卿以為,一些什麼人當尚書之位,方為能者居之?”

“皇上,所謂能者,乃為朝廷做出突出貢獻之人,比如前戶部尚書彭承恩,其實實在在為朝廷一年之內所募糧稅比別人多,他當戶部尚書之後,國庫和皇上內帑迅充盈。”

皇上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雖然這中間主要是因為國家按照邱索的建議,大興工商業,使得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了。但是他彭承恩一年所募糧稅的功勞還是挺大的。

而且自彭承恩當上尚書之後,國運都好像昌盛了,單是從金國境內就運回來了一萬萬兩銀子。

皇上想到了他以前想過的一些麻煩,這個邱索確實是一個頭腦靈活之人,不如直接問問他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愛卿,實話實說,其實朕也想過,要換一些新的能臣幹臣上臺,可朕調查之後現,一時之間,這些大臣還真不好選拔。”

“比如兵部尚書,適合者可從兵部侍郎之中擢升,然這些人亦為苗倫之親信,升他們就有換湯不換藥之嫌?若是越級擢升,又怕那些低位之人難以勝任,亦怕招人詬病,愛卿可有良策?”

邱索仔細觀察了一下皇上的微表情,現皇上確實是真心實意向他問計之後,這才說道

“皇上,這六部尚書,恕臣直言,除了禮部尚書於承安,戶部新尚書彭承恩,能擔此大任,其餘人於皇上朝政幾無益處。”

“禮部順應聖意,上次科舉選拔,興算術一科,為朝中選拔諸如鄭翰和高飛等人才,此二人自臣北征之後,亦將財政部辦得紅紅火火,銀行,國債行都惠及老百姓,亦惠及朝廷和皇上。”

“戶部尚書彭承恩大人自不必說。”

“其餘尚書在其位卻不謀其政,相反掣肘皇上倒是有一套,臣不深加評議。”

皇上聽得有些不耐煩了,我問你選什麼人,你卻還在講這些有用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