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拉攏新軍人心(第1/2頁)

作品:《寒門武狀元

整個金國基本拿下來了,邱索也要準備回大盛了,先安排了李必勝守在會寧城中,暫時由他主持整個金國的有關事務。

又安排了王子墨等人為李必勝副手,負責處理金國遺留下來的各種問題。

包括各地一些小縣城的其他奴隸主的清理和解放奴隸等事務。

此次遠征,像劉勝、周南、李泰松、朱小武、文吉城、鄭武、朱威等人,都立下了大功,所有這些人,邱索都登記在冊,準備回到京城之後再為他們請功。

但邱索也不能就這樣撒手交給李必勝不管,在回大盛之前,有一件事情他必須親自抓好才能回去。

這件事情便是這一百萬由奴隸組成的軍隊。

偌大的金國境內,也需要軍隊鎮守,邱索決定以後的金國境內,就由這支軍隊充當主力軍。

之前由金國皇帝完顏貞烈組建這一百萬軍隊之時,因為害怕這些人造反,他特意安排了大大小小共有上千名老兵將領。

這些老兵都對完顏貞烈忠心耿耿,這次會寧混戰,將領也都徵金軍全部清理了。

既然邱索想要用這些奴隸新軍,他不打算全部由徵金軍的人來進行統領,而是打算從這一百萬人中選出一些能力出眾的人來進行統領。

對於這個想法,包括李必勝、黃建華、公孫嶺、凌中嶽,甚至王子墨都不理解。

因為現在打了大的勝仗,雖說這些奴隸們都投誠過來了,但說白了他們也就相當於是徵金軍的俘虜,不殺他們就算開恩了。

自己那麼多的兄弟立了大功,他們也都需要職位,何必還要給那些奴隸們這麼大的機會呢?

邱索聽取了他們的意見之後,只得召集所有將領們一起講自己的心裡話

“詩經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我之心中,無論是金國,還是以後的韃靼,只要歷史上曾經是華夏的土地,這些土地上的人以後就是我們的同胞,都是我大盛的子民。”

“我們不能把眼光僅僅侷限在原大盛境內,那樣的話,我也沒有必要解放這些奴隸了,讓他們仍然身為奴隸為我們大盛的人服務不是更好嗎?”

“但你們想過沒有,奴隸們都是被迫的,他們口服心不服,心不服就必定會出亂子。我們都是熟讀兵書之人,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你們仔細想想,這一路過來,我們如果不是一開始就把這些奴隸們看成自己人,我們有這麼容易拿下整個金國嗎?……”

“實不相瞞,自我小時起,我與我孃親便是受別人欺負之人,推己及人,便見不得那些作威作福,高高在上之人。我之理想,不為謀一時,不為謀一隅,乃為天下所有人不會受欺負而奮鬥,希望所有的兄弟能與我同心同德……”

王子墨是最瞭解邱索的,只聽邱索講了幾句話,立即就明白了邱索是怎麼想的。

原來,邱索心裡裝著的,並不只是他自己升官財的那些事,也不只是為了他的兄弟們謀前程,甚至也不僅僅是為大盛開疆擴土,他的心裡還裝著普天下所有的人。

這個邱索,果然不是凡夫俗子。

而其他的武義團兄弟們,一個個也被邱索的一番話感動了,他們加入武義團之時,就有以天下人為己任的思想。

看來,他們心裡記得那些,但在思想上都是沒有達到邱索的這層高度。

王子墨第一個表態願意支援後,黃建華,公孫嶺也表態,並且還表示是自己眼界太小了。

凌中嶽更是表示道“我凌某人粗人一個,不過我想清楚了,以後,必定唯邱大帥馬是瞻,以後邱大帥決定的我都贊成,因為您所決定的反正都比我正確。”

一番話說得大家哈哈大笑,其實,在他們的心理,大多數人也有了這樣一些想法。

邱索見說通了這些人,這才哈哈大笑道

“凌將軍這話話過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該反對的還是要反對,該提醒的還是得靠兄弟們提醒!”

“當然,我從這些奴隸們中選拔人才,並不會一下子就將他們都提拔為將軍,而要讓他們從伍長、什長、百夫長幹起,讓他們一步一步成長起來,那些主要的位置,還是隻能由兄弟們擔任。”

一聽說是主要將領還是由自己的兄弟們擔任,所有人更加沒有意見了,相反地,都稱讚果然是邱大帥慮事更加周到。

其實,邱索的心裡也還是有他的小九九。

雖然是從這一百萬人中選出來伍長、什長、百夫長、千夫長,但負責選拔的人都是自己的武義團兄弟。

邱索將這些武義團兄弟集中起來,跟他們講述了自己選人用人的一些要求,算是做了一個簡單的培訓。

而邱索之所以要在這些人中選出來一些奴隸當“官”,還有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這些人自己瞭解這些奴隸們以前經歷過的那些痛苦,更懂得如何管理這些人。

另一方面,這也是他邱索拉攏人心的一種做法,以前的奴隸,一夜之間能當官了,他們對於邱索的感恩之心可想而知。

這樣的一支軍隊,將來必定是一支絕對忠誠於他的軍隊。

當然,也許中興皇帝對於他的這一做法不會太贊同。

因為帝王都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這些人以前雖然都是奴隸,但畢竟大多是金國人,久而久之,這些金國人就可能有要復國的思想。

可邱索並不這麼認為,因為他打心眼裡就認為,無論是金國,還是現在的韃靼,那都是華夏人,都是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