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金國皇帝逃了(第1/2頁)

作品:《寒門武狀元

斐滿元智得了韃靼人一筆好處費,自然不遺餘力地說服完顏貞烈同意去韃靼境內避難。

而完顏貞烈也已經是無路可退。

但他還是希望能帶著軍隊一起過去,他希望還能有朝一日率領軍隊復國。

自然被韃靼太師寶音巴圖拒絕了,只同意最多帶三千人的親衛軍去韃靼。

完顏貞烈也看出來了韃靼人的貪婪,知道他們也是想趁機一筆財。

現在大金的國庫中還有兩萬萬兩銀子,另外他的內帑也有幾千萬兩,其他諸如黃金珠寶數不勝數。

更別說這會寧城中還有大量的糧草、牲畜等財富。

狡猾的完顏貞烈便以這些財富與斐滿元智進行談判。

他同意去韃靼,但是韃靼也必須答應他一些條件,那就是這次帶過去的銀子只能給五千萬兩銀子。

其實五千萬兩銀子對於韃靼來說,已經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了。

雖然這些年韃靼休養生息,國庫比較充盈,但由於以前的底子薄,現在韃靼的國庫中總共也不到五千萬兩銀子。

寶音巴圖其實也摸不準金國的國庫中還有多少銀子。

於是便獅子大開口,稱低於一萬萬兩,他們皇帝絕對不會答應。

完顏貞烈便說他們國內由於與盛國人開戰,消耗太巨大,現在整個國庫中也湊不出來這麼多銀子。

雙方談判一度陷入了僵局。

後來,還是斐滿元智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答應了韃靼一萬萬兩銀子,但是,暫時只能付給他們五千萬兩。

剩餘的銀子等他們到了韃靼境內之後,每一年付一千萬兩銀子。

完顏貞烈點頭同意,同時再附加一個條件是他在這一年之中沒有遇到任何危險,沒有受到韃靼人對自己的不公待遇。

寶音巴圖一聽就明白了斐滿元智的意思,那就是金國皇帝到了韃靼也擔心自己的安全,更擔心他們到了韃靼境內後會被韃靼人任意欺凌。

就這樣,雙方關於銀子方面的談判就談下來了。

然後就是物資。

完顏貞烈的意思是如果他們的軍隊不能帶去韃靼的話,那麼他們糧草和馬匹等只能留在會寧提供給他的軍隊繼續抵抗盛軍。

本來完顏貞烈想以此為條件,儘可能多帶一些軍隊去韃靼境內。

但寶音巴圖在來會寧之前就與韃靼皇帝必格勒商量過了,銀子要儘可能全部帶去韃靼,對於糧草等物資,他們還是要給盛軍留下一些。

萬一盛軍費了大力氣拿下了會寧,現會寧完全是一座空城,盛國徵金軍的那個邱索一怒之下,突然將怒火到韃靼,那麼韃靼就會惹火燒身。

這不符合韃靼的利益,他們也只要在金國這裡一筆財就行了。

最終,雙方議定,同意了完顏貞烈帶三萬軍隊過去,糧草則按照一百萬軍隊三個月的量,馬匹二十萬匹送給韃靼。

雙方簽下條約,寶音巴圖大喜,就這樣,他們僅僅同意了會寧皇室貴族和一些重要大臣前往韃靼,但收穫了五千萬兩銀子,還有大量的糧草等。

至於那兩萬人軍隊,寶音巴圖根本就不將其放在眼裡。

這個條約的簽訂,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真正參與談判的雙方都只有五個人。

因此,連阿不罕澤都沒有獲得這個訊息。

簽訂完了條約之後,完顏貞烈立即叫來了他的親衛軍,要想辦法將這些銀子全都運出去。

為了不讓會寧城裡的盛國奸細現,完顏貞烈與斐滿元智等人都費盡了心思。

最終,他們採取了一招瞞天過海的辦法。

先,在軍隊中放出了訊息,說是金國境內有大量富戶為了迎戰盛軍,安排了大量的糧草,只是需要城內計程車兵派馬車前去接應。

對於盛軍的那些情報人員來說,他們認為打下會寧是遲早的事,會寧城內的糧草越多越好,等攻下會寧城以後,那些糧草反而會落入徵金軍的手中。

因此,對於會寧城這個時候派馬車去運糧草,並沒有太在意。

而實際上,那所謂去運糧草的馬車裡面,運的都是銀子,馬車的車簾都打下來了,從外面也看不清楚裡面的情況。

為了逼真,他們還真的安排了一些空馬車,從會寧城出城的時候,還特意裝作不小心開啟了車簾。

使得情報人員果然看到了裡面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