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面聖(一)

作品:《寒門武狀元

一道威嚴的聲音傳來“宣!”

太監這才將邱索領進殿中,邱索按照前世電影裡面的,行了跪拜禮,口中高呼“草民建陽府邱索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平身!”皇帝兩眼一直盯著眼前的邱索。

“謝皇上!”邱索緩緩站起身來,微低著頭,兩眼不敢直視皇上。

“邱索,抬起頭來,讓朕好好瞧瞧!”皇帝突然說道。

邱索只得緩緩抬起了頭,只見皇帝自上而下地打量著邱索。

邱索也同時注意了一下高高在上的萬安皇帝。

只見皇上六十來歲,身著龍袍,坐在龍椅之上,自帶一種十分威嚴的氣勢。

但又臉色偏暗,眉頭緊鎖,鼻樑處橫一道深深皺紋,邱索能看出來,這是鼻褶心徵,這個皇帝只怕心腦血管的疾病已然嚴重。

皇帝打量著邱索,那目光落在他臉上,身上,針刺一般的審視意味,叫邱索緊張得冷汗都浸溼了後背。

好一會兒,邱索覺察到那道強烈的目光消失了。他悄悄看了一眼皇帝,只聽得龍椅上的君王爽朗說道

“好好好!身材高大威武,又不失儒雅氣度,6愛卿與文愛卿都誇你是文武全才,今日一見,果然不俗,朕心甚喜!”

邱索趕忙回話道“謝皇上,草民聞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只是那兩位大人謬讚了,邱索年方十七,文不成,武不就,無功無名,今日前來拜見皇上,心中甚是惶恐。”

皇帝面帶笑容,說道“邱索,你於潭州以和談之策,令兩萬餘賊軍主動撤出潭州城,此乃大功一件。另外,你寫的一些兵策文章,朕也仔細讀了,令朕拍案叫絕。又聽說你力能舉鼎,能射二百四十步弓,百百中,武藝相當了得。當真是能文能武,朕甚盼能早日見你。”

“既有功,自然當賞……然朕與諸大臣皆談起過你,因你非朝中官員,該予以何種獎賞,一時都不好拿主意,朕便想到,等你前來見朕,不如由你自己說說想法,朕當如賞賜你為好?”

邱索知道,這實際上便是皇帝開始對他的面試了。

這話實在不好回答,若不要獎賞,或獎賞太少,好像在說他立的功算不得什麼功,若要多了獎賞,又怕皇帝與諸大臣們說他不識時務。

想到此,邱索說道“皇上,當日,王公公以如何破解潭州之困為題考校於草民,草民急朝廷之所急,便與之分析了當時之局勢。草民以為那些賊兵只是一幫烏合之眾,而且是臨時聚積起來的,其實並不敢真正與朝廷為敵。但若處理不好,又恐真將其逼得太甚,以至釀成大亂,方建議和談之策。此事,草民不敢邀功,然皇上若是真願賞賜草民,草民倒有一個想法,不知當說不當說?”

皇帝道“但說無妨!”

邱索道“草民自小習武,立志武舉,想獲取功名之後再為朝廷效力。因湖廣都指揮使蔡大人欣賞草民,薦草民直接參加鄉試。草民自認為在武藝與兵策等方面有所收穫,因此斗膽求皇上,不若允許臣直接參加武舉會試,若能入圍,再請皇上定奪。”

聽邱索如此回答,那皇帝倒感到有意思了,這邱索竟然以想直接參加八月武舉會試作為對他的獎勵

“哈哈哈,邱索,這不算什麼賞賜,有文大人與林大人舉薦,你自是不必參加會試以下武舉考試,朕心生好奇,人都說你武藝高強,不知與上屆武狀元姚欒豪相比,你自認為有勝算否?”

邱索在潭州之時,聽蔡正豪講過,他在騎射、擎重、翹棍等方面比姚欒豪都要強,因此邱索回話道“回皇上的話,草民在基礎專案如騎射、擎重等方面估計有些勝算,但在武藝對決方面要比過方知,不過若是有此機會,邱索倒也願意與姚大人切磋一番。”

皇帝的臉上露出了笑意,說道“好!你既有此意,朕便如你所願。實不相瞞,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朕看過你的那些兵策文章之後,即心生讓你入朝為官之意,然你未經科舉,直接入朝為官又不合規矩。故朕有一個想法,打算不必等到秋闈,今日過後,即由兵部和禮部單獨為你舉行一場武舉,基礎科目、策論都單獨為你出題考試,至於武決,朕意,讓你與上屆武狀元姚欒豪一決,不知你意如何?”

邱索心中大喜,忙道“謝皇上,不過……若是臣敗於那姚狀元,不知是否還有其他武舉機會。”邱索還是問了一句。

皇帝爽快地答道“自然,各方面若能勝過姚愛卿,朕直接點你為今科武狀元,若是敗於他,朕會據你此次考試情況,再定你為武舉人或武進士可也。”

邱索裝作非常驚喜地再次下跪,說道“皇上為我一人而如此特殊對待,邱索深感皇恩浩蕩,感激涕零。”

皇帝道“你有功在身,卻以此功僅換取保薦會試資格,朕方才臨時想起來此法。好了,此事就此定下來,朕會著兵部和禮部,儘快擬定為你單獨舉行一場武舉考試之事。”

“另外,朕有一個疑惑,想與你探討一二,潭州一月前生民亂,現在原潭州巡撫已被關起來進行三司審理,新的巡撫正是舉薦你之人文學林。”

邱索心中暗喜,文大人若是去了湖廣做巡撫,那他岳父大人,還有他自己的產業展,便有了更大的靠山了。

只聽皇帝繼續說道“邱索,你乃潭州民亂親歷之人,朕與諸位大臣就湖廣局勢議過事了,朕想聽聽你對湖廣局勢有何看法,對於潭州那些反賊,你有諫言否?”

皇上這是對他又提出來了一項考試,這題還真不小。

聽皇上的意思,他與大臣們都討論過了,或許是並未討論出一個令皇帝滿意的結果,這是藉此機會,既要考查他邱索是不是有真才實學,又同時是真的想要得到一個解決辦法。

邱索不慌不忙地說道“皇上,草民以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湖廣土地肥沃,百姓勤勞,原本湖廣之地不應出現現在之局面,究其根本原因,乃一個‘窮’字使然,要改變湖廣之局面,草民以為,唯有讓百姓能吃上飯,穿上衣裳,住有所居,方能從根本上解決此局面。”

“至於那幫反賊,據草民所知,乃是因為一開始有一幫饑民在城中鬧事,原本只是一些閒散之人,可後來出現了一個名叫印英豪的反賊,草民之前與其認識時,此人亦正是準備參加今科武舉考試之人,也不知後來怎地竟成了那幫人之頭目。”

“草民能想出安撫之策,實乃這些人只不過臨時組織起來,其實是與官兵無法抗衡的。然當日之情況,官兵不足一萬人,還是一些老弱病殘,而反賊有兩萬餘人,且兵鋒正盛,那種情形之下,估計官兵必不是其對手,故若真正交手,臣以為潭州很可能落於反賊之手,如此,後果無法想象。”

“反賊現已被安撫後撤出潭州城,按理,當趁其羽翼未豐而一舉滅之,然草民亦知,朝廷北有金兵,內有四川反賊,此時若派兵攻打,且不說能否一舉將其消滅,單說戰亂一起,必會導致又一場生靈塗炭,百姓不得安寧之大事,如此,只怕會令湖廣進一步出現亂象。”

“故,以草民愚見,那印英豪若要壯大,無非是要爭取民心。不若令文大人赴湖廣之後,先大力展農耕養殖,還百姓安居樂業之環境,以爭取民心為要,如此,民心到了朝廷這邊,賊軍必無法壯大。彼時,或攻打或招安,當任由朝廷決斷即可。”

“草民記得,王公公與那印英豪還有個三年之約,即三年之內,那印英豪承諾必不與朝廷為敵。因此,湖廣三年之內應無內患之憂。既如此,朝廷亦可用這三年時間,平定北方之亂,剿滅四川反賊,湖廣必然會迴歸平常,故草民以為,湖廣之患,只要能保證那印英豪信守承諾,便不足為慮!”

喜歡寒門武狀元請大家收藏寒門武狀元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