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糧食欠缺(第1/2頁)

作品:《全民領主:我在三國爭天下

這邊林楓他們早就商量好了對策。

你可以打著長安城的名義,難道我不可以嗎?

你有本事讓長安城說句話啊!

因此林楓也“變”出來了一個使者,說是朝廷已經任命高順為涿郡太守、張繡為齊國相,現在二位將軍已經準備去赴任了。

涿郡和齊國都是一州的治所,這裡的太守或國相自然比山陽郡守要高半個級別。

但實際上,誰不知道你這是在鬼扯?

涿郡在九龍集團手裡,齊國在傳志城的手中,你孤身一人去赴任?

那怕不是肉包子打狗了。

於是袁術的這個計劃也落了空。

不過這也僅僅是想要分化兗州軍團的計劃落空了,其他方面自然奏效。

最起碼,只要任城國和山陽郡還在林楓的手裡,那他就永遠是曹操南下繞不開的一個點。

另一方面,當初九龍集團挑起袁術和曹操進攻大野澤,是為了分散逐鹿軍團的注意力,給烏桓人解圍。

現在王嶽一方就打敗了曹操的進攻,這也讓他們給烏桓人解圍的意圖徹底落空。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建設,幽州北上草原的幾個主幹道都被公孫瓚新建的城池給堵住了去路。

這下子公孫瓚就可以放開手腳對烏桓人展開全面進攻了。

九龍集團如果仍然想要支援烏桓人,那就只能走代郡進入黃旗海。

這就是直接正面對決了,起不到繞後偷襲的效果。

甚至代郡這條路也不好走,他們還要提防著鐵血城會不會繞他們的後路。

因此現在基本可以斷定,距離烏桓人徹底敗亡已經沒有幾天了。

與此同時,長安城的戰鬥也接近了尾聲。

王允很顯然低估了董卓這麼多年在關中的威望。

隨著董璜重新帶領大軍打回長安,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城池望風而降。

董璜到達長安後不但沒有兵力損失,甚至還增加了好多生力軍。

董卓多年在涼州與羌人戰鬥,對於關中的百姓來說就是莫大的恩德。

之前王允帶著皇甫嵩能夠壓制住反彈的力量,那是因為皇甫嵩同樣擁有比董卓猶有過之的威望。

可是王允出了昏招奪了他的兵權,朱儁的威望在關中就不頂用了。

因此隨著戰鬥越來越激烈,董璜帶領的西涼軍已經徹底掌控住了外城。

所有文武百官和天子都在這裡難以逃出去。

董璜把整個內城給控制起來之後也沒有著急攻城,而是展開了心理攻勢。

他每天都派了許多人在城外大談特談當年羌人犯邊。

那時候是哪些人在拼著生命跟異族人戰鬥?是哪些人在與他們同生共死?又是哪些人在後方吃的肥頭大耳尸位素餐!

不得不說,這些話還勾起了不少內城守軍的情緒。

不管董璜說的這些人是誰,是董卓還是皇甫嵩,但肯定不是王允他們,甚至也不包括朱儁。

當年大漢招兵有一個說法叫六郡良家子,六郡中有三郡都在涼州。

現在長安城中的許多基層軍官,可能在當初都是涼州邊地的一個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