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左右挑撥(第1/2頁)

作品:《全民領主:我在三國爭天下

他從容的說道:“韓將軍說這話,就是不明白當今中原的局勢了。

現在朝廷是董相國在掌管,董相國是涼州人,與韓將軍本就是一家。

那中原的世家大族向來瞧不起我們邊關武將,在董相國掌控朝廷之後,他們還起聯軍進行圍攻。

逼的董相國不得不從洛陽撤回長安。

這個時候,你覺得對董相國來說,袁紹袁術那些人和韓將軍誰才是自己人,誰才是亂臣賊子呢?”

韓遂一聽覺得很有道理,董卓是涼州人這個身份是怎麼也抹不掉的。

邊關武將在世家大族那裡不受重視也是客觀事實。

如果說董卓詔安韓遂是為了加強自己的力量與關東諸侯戰鬥,似乎也說得過去。

然後他就問到:“那董相國讓我去長安,我需要做什麼?又能得到什麼?”

侯成笑道:“韓將軍到長安,自然需要與那些諸侯戰鬥了。

當然,最強大的袁紹、袁術那些人,仍然由我們來對付。

韓將軍只需要與中郎將牛輔一起,把佔據河東郡的鐵血城給趕走就行了。

半個郡的地盤,如果韓將軍沒有這份自信,那就當我沒有說吧。”

韓遂思考了一下,覺得似乎可行。

他並非沒有與關東那些武將戰鬥過,西羌之亂那一次他已經佔據了很大的優勢。

如果不是先遭遇流星劃過擾亂軍心,後有林楓突然出現,他之前已經佔佔盡了優勢。

真正讓他有些忌憚的孫堅也已經死了,其他人並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董卓在年輕的時候鎮壓羌人還是非常厲害的。

韓遂帶領的這些西羌人面對董卓,天然的就有一種敬畏感。

現在他們站在董卓的一方去打一個什麼鐵血城,他覺得沒有任何難度。

他心裡馬上就同意了這個建議,但是嘴上卻不能這麼說,而是表示要考慮考慮。

實際上韓遂所謂的考慮,主要是要召集各路羌人領來商議。

羌人地區與中原地區不同,大家都是各管各的。

只不過韓遂的實力最強、威望最高,被眾人推舉為領,眾人都服他而已。

如果要帶兵前往長安,那到底帶誰去、去多少人、大家都能得到什麼利益,還需要提前商議一下。

這些羌人領都是見好處就上的主,完全沒有考慮這件事情裡面可能有詐。

他們都同意了這件事情,紛紛表示願意帶兵進入長安。

最後韓遂考慮到涼州老家不能沒人看守,決定平衡各部羌族的利益,挑選了十幾家勢力。

每一方帶領幾千到一萬人不等,一共湊出了十萬兵力。

從金城向東南方向,沿關隴大道進入關中。

同時候成還讓韓遂先寫一封願意歸順的信送往長安。

面對著韓遂的疑問,侯成解釋說這一次招安韓遂許諾封賞是董相國自己定的。

但是朝中仍然有一些老臣非常麻煩,他們最看中的就是面子。

如果是韓將軍是主動歸順,那會讓朝廷的面子更加好看,在皇帝陛下那裡也更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