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遼東潰敗(第1/2頁)

作品:《全民領主:我在三國爭天下

王魁做出的決定是憑藉水軍的優勢主動打到河對岸去,給人營造一種逐鹿軍團自恃實力強大,沒有把幽州軍放在眼裡的感覺。

主動打過去然後再打敗仗,這樣就相對比較合理一些。

而關於如何解決士兵戰敗不會演變成潰敗的問題,王魁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是——不解決。

為了儘可能的把戲做的像一點,普通的敗退可能就不夠了,必須是徹底的大敗才行。

王魁的決定是直接把一支大軍送掉,如此敵人不信也得信了。

當然,送掉的軍隊就很有講究了。

王魁抽調了遼東屬國、玄菟郡、樂浪郡的守軍,以及幾乎所有的武將到前線作戰。

除了少數非常配合逐鹿軍團的武將留了下來之外,其他的全部都到了海陽縣執行這一次作戰任務。

這些人如果不死,還需要他們費心的去甄別和重新整編,把他們一口氣給送了反而簡單省事兒。

在這個思路的指導下,第一批十幾萬軍隊幾乎就沒有遼東軍團自己的嫡系,全部都是從新佔領的郡縣拼湊出來的地方軍。

逐鹿軍團只負責集海軍運送與後勤補給,其他所有的作戰任務都由他們負責。

為了做戲做的像一點,這一戰的主將依然由馬騰和王魁掛帥。

他們在水軍的掩護之下渡過封大水,在對岸建立了大營與幽州軍對峙。

在幽州軍中猛人是很多的,除了公孫瓚這種級別之外,各個郡縣都有一些實力不錯的基層武將。

面對著遠道而來的遼東軍,幽州軍絲毫不慌。

兩邊在這一帶的平原上打了幾次野戰,每一次都有近萬人的死傷,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劉政和溫恕他們在商議之後,決定把大軍稍微往回撤一點,引誘遼東軍不斷前進。

現在的遼東軍距離河岸太近,有逐鹿軍團海軍的保護,這麼短的運糧通道非常安全。

而隨著遼東軍不斷西進,距離封大水河岸越來越遠,運糧通道的薄弱點就容易暴露出來。

而王魁就像是完全沒有看穿這一點一樣,你退一點我就進一點,不知不覺間遼東軍的大營距離河岸已經有了十幾二十裡的距離。

這段距離已經足夠騎兵起好幾次突擊了。

溫恕他們想要偷襲運糧通道,但是又覺得遼東軍前進的過於大膽,以至於他們還在懷疑這是不是遼東軍在將計就計,想要用糧食當誘打伏擊戰。

這幾年來逐鹿軍團在遼東這一帶著實是打出了赫赫威名,因此溫恕他們對遼東軍的各種行為都非常謹慎,不敢輕易作出判斷。

最後他們在連續好幾天派了許多小股騎兵偵察之後,確定沒有敵軍的埋伏之後才下定決心。

原本的右北平都尉蘇龍親自帶著三千精銳騎兵出,把正在運糧的隊伍抓了個正著。

不僅僅如此,此時還正有一批糧食從船上運到岸邊沒有運走。

蘇龍把護送糧草計程車兵衝散後,劫掠了一部分糧食補充軍糧,同時把剩下堆積如山帶不走的糧草全部焚燒一空。

這一戰的勝利給了他們空前的信心,看來戰無不勝的逐鹿軍團也沒有那麼厲害嘛。

於是他們開始更加肆無忌憚的騷擾遼東軍大營到河岸的糧道。

為了防止遼東軍回頭包抄己方的騎兵,幽州軍在正面戰場上大軍壓境,擺出了你只要敢支援我就敢進攻你大營的架勢。

逼迫遼東軍主力不敢支援,只能派出一些小股軍隊前去保護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