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叔侄嫌隙生(第1/2頁)

作品:《大明:我和重八爭天下

洪都之戰,可以說為鄱陽湖之戰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一來極大的打擊了陳友諒漢軍計程車氣,提振了郭、朱聯軍的信心!

二來失去洪都,陳友諒要兵出荊襄,唯有水路補給,等於掐斷了一條糧道!

糧道有多重要,那是不言而喻的!

諸葛丞相六出祁山,多次因為糧道艱難,被迫回成都!

打仗的底層邏輯,就在於後勤補給!

所以朱文正可以說是鄱陽湖初戰第一功,功勞遠勝所有參與此戰的郭、朱二部的將領!

按照正常的邏輯,朱文正應該更升一步,鑑於他已然位居大都督,職位上沒法晉升。

那一般應該封爵,加上金銀財帛的賞賜!

可朱元璋就是不按套路出牌,誇獎了幾句,就沒有下文了!

也不能說叔侄二人關係不好,朱文正可是朱元璋少有的血親了!

他的父親朱興隆乃是朱家長子,更是被朱元璋追封為南昌王!

朱元璋還是很顧念親情的,甚至朱文正欲圖勾結張士誠,朱元璋狠心將他幽禁至死,但後面還是把朱文正的兒子封王!

照理說,朱文正本應該成為朱元璋最堅實的臂助之一!

何況還有洪都保衛戰這種曠古絕今的經典戰例!

給誰,都要好好器重這個侄子兼大將!

可事情的展,卻向著一條根本不符合常理的路走了下去。

郭天敘也不是很明白,畢竟他初見朱文正時,不過是個少年,然後就隨著朱元璋去滁州了,之後幾乎就沒見過!

可根據密探和歷史記載進行推理。

郭天敘感覺,兩叔侄能走到這地步,還在於缺乏溝通!

兩人都有些想當然了,而朱文正呢,有些裝過頭了!

起因或許真的在於那次對話!

朱元璋見侄子屢立戰功,就問他“你立功頗豐,要何官爵賞賜?”

朱文正回道“叔父成大業,何患不富貴?爵賞先私親,何以服眾?”

朱元璋聞言,那是大喜,更是對朱文正看重。

可他錯就錯在,怎麼能把自謙的話當真呢?

洪都之戰,朱文正如此大功,朱元璋也沒有任何表示!

而郭天敘卻偷偷的拱了一把火,表明朱文正此功必能封爵!

朱文正聽郭天敘這麼說,更是心心念唸的想成為朱元璋外,朱部第一個封爵的!

可事與願違,朱元璋連財帛都沒有賞賜!

但對於其他有功之臣,那是大加封賞,這一對比,朱文正更是氣不過!

郭天敘在江西的密探,更是探得,朱文正現在喜怒不定,甚至帶頭劫掠百姓!

加上率軍十萬都無法開啟太平這個江南的門戶,朱元璋還把他召回去責罵了一番。

老朱也不是特意針對這個親侄兒,之所以責罵,一來被邵榮背叛,導致功虧一簣,金陵更是被搞的亂七八糟,心中有火!

可這火,不能朝其餘將領洩,不然鬼知道有沒有下一個邵榮!

二來,朱文正這支大軍,朱元璋覺得是應該能成功的,應當助力自己拿下太平。

可朱文正守強攻弱,又擔心江西有失,加上郭天敘提前部署,也是寸功未立!

這麼一搞,朱元璋就罵了自己親侄子幾句,心火。

他想著都是一家人,血脈相連,罵幾句又不掉肉,以後再寬慰下,甚至不寬慰,這個親侄子也能理解自己這個叔父。

所以他是有些想當然了,朱文正此時不過二十出頭,年輕氣盛,身居高位,不能以普通人家的晚輩來度之!

更不是每個晚輩都能像李文忠一樣謙虛謹慎的!

朱文正回了江西,那是氣上加氣!

好你個朱元璋,我如此大功,你不賞也就罷了,如今自己因為邵榮背叛,無功而返卻來罵我!

朱文正徹底擺爛,不管軍事,每日醉酒鞭撻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