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再見張士誠(第1/2頁)

作品:《大明:我和重八爭天下

張士德為防止騎兵衝擊做的一切設施變成了圍困自己軍隊的牢籠。

郭天敘帶來的兩萬六千軍隊,加上張天佑的三千騎兵,不僅人數上還是質量上都把張部碾壓了個透徹。

張部自從常州之戰大損,匆匆募集的民兵,士氣一潰根本毫無戰鬥力。

郭天敘這邊基本都是久經戰陣,經驗、技巧以及心理素質都是極強的。

最關鍵的是郭天敘和吳瓊的組合,給予了這支軍隊必勝的決心,即便是絕境都能做到亂而不潰。

這也是為什麼郭天敘兵力不一定是群雄中最多的,然戰鬥力肯定是最強的。

依照他現在的地盤和財力,完全可以輕鬆將軍隊數目翻一番,可他依舊走精兵路線。

岳家軍橫行天下是因為他們比金兵人多?

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有鐵的紀律,強悍的訓練,崇高的精神信仰。

最關鍵的是,他們有一名愛兵如子,同時又百戰百勝的將軍。

郭家軍已然具備了岳家軍的核心,將來必將成為定鼎天下的王者之軍。

殺至半夜,兩萬五千名張部將士,投降了一半,被殺了幾千人,還有幾千護著張士德潰逃往無錫。

郭天敘和吳瓊並騎來到炮陣前,那些看護炮陣計程車兵早就被張天佑率軍殺散了。

“財了,大外甥!”

張天佑大剌剌的走了過來。

郭天敘看著整齊排列的火炮,也是心中欣喜,沒想到居然有這個意外收穫。

清點了下,此次張士德帶來了三十門火炮,耗損了五門,還有二十五門可用。

來到元末,郭天敘並沒有像小說裡一樣,要展什麼火器,那根本不現實。

尤其是在群雄割據的亂世,只能說帶著做點,花錢的地方太多了,雖然有平江炮戰這一歷史性時刻。

那也是元朝遺留下來的多,朱元璋和張士誠也不是很注重,或者說沒法注重。

郭天敘雖然是穿越者,然問問各位穿越者有多少在現實裡摸過槍械。

現實裡都沒摸過,穿越過來就能搞遂槍了?搞笑。

別的不說,就那個彈簧,這個年代就做不出。

而且火炮這玩意,有時候弊大於利,長途行軍,除非是大軍護送,不然這玩意半路就能給敵人截了。

要不是無錫和宜興緊挨著,郭天敘情報網還沒健全,這大炮半路上就會被朵顏三衛給截了。

不說工業配套,就是基礎建設都跟不上,這玩意沉重的很,要用馬來拉。

官道在這亂世維護的亂七八糟,晴天還好,還能走走,遇到雨天泥濘,這貨完全就是阻礙行軍的。

所以別把古人想的多愚鈍,不是不願意展,只有一些配套跟上的時候,才能試著搗鼓這些玩意。

永樂大帝算第一個真正注重火器配備的,但那是他老子洪武之治打下了基礎,自己前期也努力展經濟了。

五徵漠北,他能帶火器,是因為有大軍護送,不怕正面來剛。

所以在這個時代,騎兵依舊是王者,郭天敘寧願把錢堆在買馬上。

至於滿清為什麼不展,那是因為統治者怕火器流入民間來推翻自己統治,滿人就那麼些人,從滿清建國到滅亡,農民起義就沒斷過。

如果讓漢人掌握了尖端的火器,他們還能保住位置?

所以,康麻子大帝在平定三藩後,直接把戴梓流放寧古塔了。

他們一邊給自己裝配著各種火器,一邊怕漢人掌握,打壓技術人才,在這種極端矛盾的思想裡,加上天朝上國,無敵世界的美夢,能展起來才怪。

“把這些都給拉上,我們也讓張士德嚐嚐火炮的威力!”

郭天敘讓人把火炮全部裝備好,火藥倉庫自然也歸了郭部。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再次把張士誠打疼,不好好敲一筆竹槓,對不起自己這次出兵。

第二天,郭天敘就帶著大軍兵臨無錫城下,一字排開火炮耀武揚威。

定遠軍和朵顏三衛則已經越過無錫,在蘇州和無錫必經之路上設卡攔截。

只要蘇州的援軍敢過來,再殺他們一個落花流水。

張士誠聽聞宜興再次慘敗,郭部反攻無錫,氣的那是差點暈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