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算命先生(第1/2頁)

作品:《大明:我和重八爭天下

第二日一早,不少鄉村和城裡的青壯天不亮就來到了府衙門口,都好奇的圍在一起討論郭天敘把他們喊來幹嘛。

“咱聽說是郭少帥要給咱糧食,是不是一個個來領啊?”

“那不可能,咱村長說了,到時候每個村統計人數,郭少帥派將士們送過去!”

“那過來幹嘛咧?”

“嘿,你沒看見府衙旁邊搭了個臺子,上面還有橫幅麼?”

“咱不認字,誰認字的給咱念念!”

“歡迎父老鄉親檢閱定遠子弟兵!”

“啥意思?”

“好像是讓咱認認家鄉的崽子,咳,咱又不當兵,還能上戰場打自家的兵崽子麼?”

……

議論聲紛紛擾擾,直到太陽漸漸升起,一隊隊整齊的將士持長矛分列在府衙門口的石板路上,將中間隔出一條三丈寬的通道。

郭天敘打著哈欠從府衙出來,後面跟著各位將官,還有帶來的文工團二十餘人。

本來郭天敘是準備攻城時,派文工團當Bgm的,後來現攻城用不了,離的近了容易被人家守軍射箭送歸西了,太遠了作用不大。

現在文工團規模不行,得有個上百人同奏,那氣勢就提升幾個檔次了。

不過今天麼,又派上用場了。

郭天敘走上臺子,對著下面的鄉親們喊道;“各位鄉親,靜一靜!”

眾人見郭天敘說話,也都好奇的安靜下來聆聽。

“當初我父親自定遠舉義,多蒙鄉親相助,才能立足於濠州,父親也時常掛念家鄉父老,這次回來也是給家鄉父老看看,從定遠出去的將士,沒一個是孬種,都是殺韃子的英雄,所以本少帥設立此次閱兵,給家鄉父老們展示下定遠子弟兵的軍威!”

一段話說完,眾人立馬熱鬧起來,紛紛叫好,都是受元軍壓迫慣的人,聽說自己家鄉子弟兵都是好漢,那自然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閱兵開始!”

郭天敘一聲大吼,然後示意老孫頭開始演奏。

恢弘的音樂如同朝陽慢慢向大地撒滿陽光一樣傳播開來,定遠百姓何時聽過如此激昂的音樂,瞬間安靜下來。

然後從道路盡頭,一隊隊整齊計程車兵開始入場。

每個人都是昂挺胸,步履整體,自信和驕傲出現在每個將士的臉上,在自己家鄉父老面前,他們更覺多了一份榮光。

第一個方陣是長槍方陣,郭天敘還和眾將官研究了一個三段式劈槍動作,配合走正步。

五人一伍,排出去長長的一隊,氣勢十足。

走到主席臺前,前面帶隊的將官一聲清斥“正步走!”

“一~二~!”

將士們劈槍回應,動作整齊劃一,極富美感,雪白的銀槍照射著陽光,增加了肅殺的氣氛。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現在的儀仗隊完全做到了如同筆畫尺量般整齊。

“這,真是咱定遠的崽子?”

“那自然,那不是葛二蛋麼,現在這般威風!”

“咱這輩子都沒見過這樣的兵,真是好樣的!”

……

圍觀的百姓無不驚歎,配合著文工團吹奏的精忠報國,更多的是那種不可抑制的熱血。

“咱也想參軍了!”

“是啊,當這種兵,真是三代有光啊!”

“不知道郭少帥還收不收人啊!”

“一會都去問問,反正當兵有糧餉,咱也練成這樣去殺韃子!”

“就是,郭少帥都給百姓這麼糧食,還能虧了自己的兵?”

“走,咱們一起參加義軍!”

不僅看的百姓,連儀仗隊的將士也更覺榮耀,感覺跟著郭少帥當兵,這輩子值得了。

那些站著維持秩序計程車兵,也是昂挺胸,挺拔如松,聽著老鄉們的誇讚,更是驕傲。

接下來是刀兵方陣,一聲口號,同時拔刀豎立身前,瞬間有種刀山的感覺,之後是弓兵方陣,肩挎強弓,背插箭袋。

最後就是騎兵方陣,當一百多匹戰馬整齊的從街道走過時,那種壓迫感更強,每個騎兵都是高大威猛,讓人不由的有千軍萬馬的即視感。

加上氣勢恢宏的音樂,這場閱兵儀式震撼著每個在場人員,包括郭天敘和朱元璋他們。

這是一種跨時代的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