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待遇(第1/2頁)

作品:《大唐:開局曝光私生子身份

宣旨太監朗盛誦讀道“敕曰朕嗣鴻業,至今已過數春秋,然遺長子,朕心甚愧,今尋秦壽歸,乃朕之嫡子,朕萬分竊喜,今特頒聖旨,對嫡子,乃至萬民宣之!”

“秦壽,生於秦王府,原為李m,字知行,乃朕置地張子!”

“有司與萬民當聽,自今日起,秦壽是名安之,是為大唐嫡長子,冊封謠王,並加封長安書局總領一職,隸屬翰林院。”

“可令所司,備禮冊命。欽哉。”

金水橋前,李世民一紙聖旨,當著萬民的面,宣佈秦壽為大唐嫡長子,冊封王爺,且授予官職,留在長安。

這種幾乎已算是極盡殊榮的待遇,莫說是大唐歷年的王爺,甚至太子都不曾有過這種待遇。

即便是縱觀整個歷史,這種封賞規模也屈指可數。

由此可見,李世民對秦壽的態度是何其重視。

甚至有些官吏都在心中暗暗盤算著,是否在秦壽步入朝堂後,申明長幼有序的說法。

推秦壽上位,廢李承乾太子。

這種想法,已在一些官吏心中,紮下了根。

究其原因,無非是秦壽在長安聲名鵲起。

而李承乾,卻一言難盡。

待宣旨完畢。

宦官恭敬地抱拳對秦壽說道“謳王,陛下在甘露殿等您。”

秦壽點點頭道“多謝公公。”

秦壽一邊走,一邊欣賞著宮中的景色,此時已近春天,百木吐芽,一片欣欣向榮。

少年封王,得天寵愛,人生得意。

若是有詩人在此,筆下大概也是這番意境。

穿過宮中無數樓宇亭閣,停步在甘露殿門外,宦官進入通稟。

沒過多久,宦官便走了出來“王爺,陛下宣見。”

秦壽整理了衣冠,邁著步伐,進入甘露殿。

殿內,文武百官立在兩側,李世民端坐正中,在其一旁坐著長孫皇后。

按說起來,後宮不參政,但凡事總有例外,更何況此次是認祖歸宗的事。

君臣四眼相望。

父子雙目相對。

秦壽躬身,道“兒臣李道兒,參見父皇,母后。”

李世民雙目罕見有了一絲柔和,對著秦壽說道“我倒很想聽你那一日在設王府前面,喊我的那聲。”

秦壽知曉李世民想聽的什麼。

笑了笑說道“父皇莫要取笑兒臣了。”

李世民也跟著笑了,揺了搖頭道“你這小子,就是不想順著我啊。”

“罷了,今日是個大喜日,朕也不逗你了。”

說罷,李世民便擺了擺手,說道“把那物件搬上來吧。”

物件?

什麼物件?

眾多大臣面面相覷,不知道陛下在賣什麼關子。

隨著李世民的話音落定,殿外有兩三個侍衛抬著一個約莫半丈左右的物件走上來,上面被紅色布料蓋著。

“諸位愛卿,不如猜一猜這足以改變我大唐命運的東西,究竟是個什麼?”

此言一出,除卻早已知情的幾位大臣,其餘所有人都為之變色。

大唐命運,也就是大唐國運。

泱泱大國,誰敢說能夠改變國運。

何其沉重的一句話。

但陛下居然說僅靠一個物件,就能改變大唐國運。

如此一來,怎會有人不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