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白送的,才最貴(第1/3頁)

作品:《獨掌道紀

東市鋪子,梁三水埋頭算完上午的進出賬目,扶著腰叫苦道:

“這一天天的,累得要死。

主事一年到頭,也就三十兩銀。

沒盼頭啊,爹。”

坐在搖椅裡閉目養神的小老頭,似是懶得搭理不成器的兒子,淡淡道:

“喜歡清閒?那敢情好,我送你到黑水河上當打漁人。

三天打魚兩日曬網,餓不死你。”

梁三水訕訕笑著:

“兒子身體虛,風裡來雨裡去,恐怕遭不住。

再說了,沒有兒子在你跟前時刻孝敬。

您老怕是吃不香,睡不好。”

他很瞭解自己爹的脾性,向來說一不二。

自己要不趕緊找臺階下,明日就得穿身蓑衣打漁去了。

“說笑了,你爹五六十的身子骨還算結實。

給你尋一小娘,再生幾個爭氣的胖大小子,不成問題。

到時候,舒舒服服享受天倫之樂,未必輪得到你來孝敬。”

小老頭睜開眼,笑眯眯道。

梁三水嚇得臉色一變,他熬到二十多歲,方才藉著老爹的那點關係,混成魚欄東市的主事。

這要多出便宜後媽,外加兩三個小兔崽子,豈不白白被摘走果實。

“都道虎父犬子,真就沒錯。”

瞧著梁三水擔驚受怕的慫樣子,小老頭不禁嘆息。

楊泉那頭惡狼起碼能充充樣子,嚇唬人。

自家的兒子,儼然軟腳蝦一個。

“阿七有兩天沒來了。”

梁三水趕忙岔開話題。

他練功沒天賦。

因此常被老爹拿出來唸叨。

可拳腳又不是一蹴而就的東西。

每天站樁、打招式、拎石鎖玩石球,打熬氣力。

千篇一律,每天如此。

進步之緩慢,好像水滴穿石。

這份煎熬,實在忍不了!

所以,自知根骨平庸的梁三水。

寧願去學堂唸書,做些算賬計數的散碎活。

“那小子打漁水平突飛猛進,日子眼見越過越好了。”

小老頭整天待在東市鋪子,對於白啟倒不陌生,砸吧嘴道:

“可惜,他沒啥護身的手段。

想要在黑河縣站穩腳跟,光有本事還不夠。

人弱無膽,守不住財。”

梁三水卻不贊同老爹的說法,反駁道:

“黑河縣多少打漁人、砍柴人、採藥人,辛苦攢出十幾兩銀子,跑到武館拜師學藝,最後有啥結果?

拳腳功夫就不是幾個月可成的。

沒有足夠的財力,按照秘傳的方子食補、藥浴,豈能進步神?

窮苦人想當武者,根本沒那麼容易!

與其花錢打水漂,還不如買些薄田,本分務農。

過幾年娶個婆娘,就安頓下來了。”

小老頭滿臉無奈,他這兒子差就差在“畏難”二字。

凡事不求上進,只在意穩當與否。

可人世無常,誰也不曉得,哪天就起大風大浪。

若扛不住,一家老小都要傾覆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