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打窩,昧良心錢(第1/3頁)

作品:《獨掌道紀

“咱家現在有錢了!

來都來了,乾脆去柴市買些葷食,帶回屋打牙祭!”

懷裡揣著五百文大錢,白啟感覺腰桿都挺直幾分。

他把租來的漁網、魚籠,交給碼頭上做工的蝦頭保管,直奔北面的肉鋪。

自從練習八段功之後,白啟的飯量大漲。

餓得快,吃得多。

幾個乾癟的麥餅根本填不飽肚子,一日三餐必須沾點油水才行。

“還得是柴市的肉鋪,東西夠新鮮。”

白啟踩著草鞋,走在外城豬油街的泥濘路上。

依附柴市謀生路的賤戶,多為樵夫、獵戶、採藥人。

他們靠五百里山道養活餬口。

與打漁人一樣,過著奔波勞碌的苦命日子。

魚欄賣的是河鮮,另有腳店、渡船等各色生意。

柴市做的則是,伐薪燒炭的買賣。

順便開著肉鋪、藥鋪、牙行。

至於火窯,打鐵鍛兵,開爐燒瓷,樣樣俱全。

可以說,黑河縣的百業營生,衣食住行。

全由上頭這幾家壟斷著。

賤戶、奴僕、苦役等底層。

如若想要出頭,只能投身其中。

絕然避不開!

“阿七,你來買肉啊!看來是又弄到好漁獲了!

瞧瞧,咱這肉鋪,除了河裡遊的找不到。

天上飛的,山林跑的,啥子都有!”

開口說話的屠戶姓鄭,長得黝黑,體格粗壯。

滿臉絡腮鬍像倒豎的鋼針,瞅著就似活該被三拳打死的惡霸。

但這其實是以貌取人。

大家都曉得豬油街的鄭屠,面兇心善。

往日裡,他見著白啟拉扯阿弟辛苦。

常常勻些牛羊豬的下水,好拿幾條魚吃。

廉價的河鮮,換帶葷腥的碎肉。

誰更佔便宜一目瞭然。

“老天爺賞飯罷了,讓我小有收穫。”

白啟仍舊是那副口氣,沒有得意忘形的飄飄然。

“勞煩鄭大哥,給我切一斤精肉,一斤肥肉,今晚也好開個葷。”

鄭屠繫著油膩膩的圍裙,撥開做事的夥計,操起殺豬刀開始剁肉。

“好嘞,要吃不夠,咱再給你搭點豬肝。

對了,我這鋪子剛宰了一頭牛,可要刮點肉?

咱算你便宜些,一斤肉八十文錢。”

白啟眼睛一亮,連連點頭:

“謝過鄭大哥了,給我切三斤吧,解解饞!”

牛肉可比豬肉更補身子,養氣血。

當然,也要更貴。

畢竟耕牛對於農戶來說,相當於生產工具。

好比舢板船隻之於打漁人。

不可能輕易宰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