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綽綽有餘(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涿州。

幽州城南距離最近的一座城池,兩地相距不過數十里。

幽州本就是位於北方的重要軍事要地,地理位置可謂是十分優越。

毗鄰遼東、燕山和太行山,南接平原,地理位置可以說是連線內外的兵家必爭之地。

因而對於任何王朝而言,其戰略價值極高。

對於大宋而言,如若控制幽州可以掌握北境的戰略制高點,控制整個中原南下北上的通道。

對於趙構的大一統而言,對於剿滅金國同樣也是乃是必經之路。

岳飛的中路大軍自從攻佔洛陽和開封之後,一路勢如破竹連下大名和真定等大城。

直到拿下涿州之後,幽州便已然是近在咫尺。

而劉錡的東路大軍在與王德合圍拿下濟南之後,便一路連下數城,與岳飛大軍會師於涿州城。

北伐大勢可以說中原已經是徹底回到大宋的懷抱。

當初太祖打下來的基業在靖康皇帝手中丟掉,現在又在紹興皇帝趙構手中拿了回來。

只不過眼下橫亙在大軍面前的便是幽雲十六州的長城防禦線。

依照韓世忠制定的北伐策略,岳飛和劉錡大軍會師後便攻佔幽州,吳璘則等待契丹暴亂而內外夾攻雲州。

一旦幽雲十六州的尾兩段被攻破,那麼金國這整條防禦線便不攻自破。

中軍大帳之中,岳飛和劉錡分別坐在帥位的左右兩邊。

王德、牛皋、韓常和僕散忠義等將領分列在左右,一同商議攻破幽州大計。

“今日京湖與江淮會師於涿州,目下大軍四十萬綽綽有餘吧!”

岳飛端坐在帥座之上,心情確實非常的複雜。

自己以往雖說是一路之帥,卻從來沒有統領過四十萬之眾。

何況此番大戰幽州,必定是一場惡戰,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太宗當年兩次大戰幽州,都以失敗而告終。

雖說對手由遼國變成了現在的金國,失敗的教訓卻是歷歷在目。

此番關乎國運之戰,對於金國而言必定是拼死一戰,對於大宋則不能再貽誤戰機。

“回帥爺,京湖與江淮合計約二十五萬之眾,僕散將軍和韓將軍各部總計七萬有餘,加上大宋忠義軍十萬,總計約四十餘萬!”

參謀官李若虛回稟道,眼下圍攻幽州的宋軍如此之眾,著實讓在座的眾將心中底氣增加不少。

忠義軍原本就是忠義社,靖康之時金軍攻破太原府後,梁興等人組織太原府和絳州的“忠義人兵”。

便是為了抵禦金人的義軍,梁興率軍曾克復太行山區眾多州府等地。

奈何孤軍奮戰,最終也難以抗衡金軍。

後來梁興等人曾率領部伍,衝過黃河,企圖投奔宋朝,因遭偽齊軍的攔阻,不得不中途折回。

梁興不得不重回太行山建立義軍,組織“太行忠義保社”。

梁興投奔岳飛之後,為了抗金大軍,岳飛讓其重新回到太行組織串聯起來抗金大軍。

為了北伐大計,在趙構的授意之下,將所有散落的忠義社和抗金義軍組合成為大宋忠義軍。

隨著北伐的節節勝利,忠義軍的隊伍自然而然也就壯大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