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可有明言?(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可有明言?

西北本就是非常寬泛的地名,面對著疆域如此廣大的西北,確實不知從何算起。

畢竟李顯忠是剛從官家身邊過來,想必這道手諭的意圖或許也能略知一二。

虞允文字就是沉穩之人,如果沒有了解清楚,一旦僭越或者越權則會難免傷及同僚。

“官家就說了一句話開疆拓土之地皆為宋境,党項回鶻之人皆為宋民!”

李顯忠輕描淡寫的說道,似乎他早已經習慣了官家的這番雄心壯志。

李顯忠輕描淡寫的說道,這一番雄心壯志在他眼中似乎再正常不過。

李顯忠的話讓虞允文似乎有些明白官家的深意。

雖然自從南渡之後,大宋便確實再無經略安撫使之類的差遣。

但也不意味著收復西北之後,並非不能重啟此類官制。

大宋對於武將非常忌憚,有著諸多的限制。

最怕的便是出現類似於唐朝藩鎮的節度使,因為都是以文制武。

一般而言,懂兵的武將要聽從不知兵的文臣指揮。

所以大宋基本上就沒出現過較大兵變或者武將造反行為,更沒有唐末藩鎮割據那樣的情形。

然而此類但弊端也同樣非常明顯,那便是對外征戰卻總是一塌糊塗。

雖然明面上來看起來勝率很高,但事關國運的關鍵之戰,卻基本上都是輸。

而官家此時在掃平西夏的關鍵時刻,授虞允文為西北路經略安撫使,明擺著便是要和李顯忠相互配合和相互牽制。

神武軍遠道而來,對於西北可以說一無所知。

所需要的糧草輜重和後勤補給,都需要本地支援。

虞允文這個西北路的經略安撫使則正是掌管這類事宜的官員,從而可以說是協助滅夏。

並且經略相公手上有管兵之權,京兆守軍同樣可以牢牢握在虞允文手上。

況且隨著一路往西收復的州府越來越多,則會有更多的廂兵補充或者招募,這些同樣是虞允文手上的兵權。

只不過李顯忠對於大宋忠心耿耿,自然不會做出謀逆之事。

但站在官家制衡和平衡的御下之術而言,讓李顯忠和虞允文在西北相互有些牽制,則是一種較為合適的策略。

“既然官家如此厚愛,那麼本帥只能勉為其難,還望李帥多多指點!”

虞允文可是深知官家深意。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自己必定是要和李顯忠勠力同心,掃平西夏的同時還需為朝廷經營好這西北要地。

“不敢不敢,還需多多仰仗虞帥才是,這滅夏大計不知有何高見?”

李顯忠謙虛的說道,雖說行軍打仗自己是行家裡手。

但就憑著虞允文在京兆防禦大戰之中體現出來的大將之風,也足以讓李顯忠佩服得五體投地。

有何高見?

李顯忠的這一番話,著實讓虞允文有些錯愕。

他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會問自己滅夏大計。

或許之前在眾人眼中,自己不過是狀元郎,並且是官家身邊的紅人。

可讓他沒有預料的是,自己守京兆已然是名聲大噪。

“滅夏之戰,本帥以為可借鑑當年神宗皇帝五路攻夏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