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何來金人?(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京兆府南,八十里外!

岳雲正帶著神武軍前軍疾馳在通往京兆的官道之上。

將神武軍前後左右中五軍在襄陽集結之後,大軍便著急的趕赴京兆馳援而來。

這是神武軍十萬之眾的第一次集結大戰,因而身為副都指揮使的岳雲在前面當先鋒,而李顯忠則在大隊中軍坐鎮。

此去京兆不過上千裡,卻處處都經過了大宋收復的州府軍縣。

一路走來,可以說當初制定的策略執行的非常堅決。

但凡收復的州府,地方官吏和地方廂軍便及時跟上,轉眼就能將金地轉變成為宋境。

況且這些地方原本就是宋地,大多都是漢民,自然也就沒有任何的不適之感。

岳雲一邊策馬揚鞭,一邊卻細細的回味著與以往大宋的種種不同。

如若按照以往的戰法,大軍未動而糧草先行。

可神武軍只不過隨身攜帶著五日的肉乾和乾糧便匆匆出,然而兵士補給和戰馬草料卻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出之前便制定了路線,提前告知所處州府,預備好糧草物資,從而使得大軍完全不用為了補給而愁。

所到州縣皆有官吏接洽處置補給事宜,言必稱乃是官家和朝廷所制訂之補給方略。

由此岳雲也不得不感慨,大宋軍制已然愈成熟。

大宋騎兵與遼金騎兵最大不同便是補給。番邦行軍出征從無糧草一說。

如當初金軍基本以騎兵為主,大戰之時只須帶些炒乾的米麵調著水便可充飢。

而遼人則行劫掠財物之實充為軍糧的“打草谷”和強索被征服地區銀錢的“犒軍錢”成為大戰時補給的手段。

不用過於為糧草而擔憂,則為大軍減輕了巨大的後顧之憂。

“帥爺,前方十里之外出現一隊騎兵!”

岳雲正沉浸在思索之中,探馬急匆匆的拍馬稟告道。

這一訊息頓時讓一直都在趕路的神武軍頓時精神一振。

連續十多日的快馬揚鞭,已然讓這幫急於想要殺敵的將士們有些索然無味。

“可知是何方兵馬?有多少人馬?前方十里乃是大宋境地,西夏兵不會這麼快過來!”

岳雲急切的問道,距離不過京兆數十里的地方出現騎兵,一時間確實難以判斷。

此時他帶著前軍突擊在前,那麼所有的舉動都必須謹慎,對於任何風吹草動都需要格外重視。

“約一軍左右,屬下只敢遠遠觀之,看著裝束較為雜亂,似乎有些像金人。不過委實看不太清楚!”探馬回稟道。

大宋軍制之中,編制為百人為一都,五都為一營,五營為一軍,三至五軍為一廂。

其中步軍五百人為一營,騎兵四百人為一營。

“此地何來金人?”

探馬的回答讓岳雲有些疑惑。

按道理吳璘大軍本就是一路往北掃過去的,所到之處皆已經收復,很難再出現金軍的身影。

探馬的這個訊息讓岳雲不得不細細思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屬下不知,可裝束確有幾分金人模樣!”探馬堅定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