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傾巢而出(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官家,京兆馳援一事,臣以為事不宜遲!”

韓世忠手中拿著虞允文寫給趙構的書信,不無憂慮的說道。

虞允文雖說學富五車,才能出眾,但畢竟沒有過這樣的大戰經歷。

因而一旦京兆失守,西夏大軍再長驅直入,則大宋難免腹背受敵。

這些都是作為北伐統帥和樞密使的韓世忠的憂慮之所在。

正是有著這樣的憂慮,才使得韓世忠有如此急切的口吻。

趙構並沒有回應韓世忠,此時的他陷入思索之中。

當初自己把虞允文和嶽雷放在京兆,一則是防禦西夏兵馬進攻,二則是經營好京兆以備將來遷都。

在他看來,西夏趁亂渾水摸魚撈一把是必然的,只不過沒想到出兵時機來得那麼早。

其實神武軍此時作為預備之軍,最大的作用還是支撐岳飛的中路北伐。

這也是趙構沒有輕易抽調神武軍去馳援的想法之所在。

“襄陽此去京兆有千里之遙,神武軍馳援可否?”

趙構覺得韓世忠說得非常有道理,此時必須要派神武軍馳援京兆。

然而襄陽距離京兆確實路途遙遠,並且神武軍皆為重灌騎兵,緊趕慢趕也至少十日。

一般而言行軍度由規模、士氣、補給情況等多種因素所決定。

即便是同一支軍隊,其行軍度也受到天氣、地形、路況、敵對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行軍打仗並不能簡單的像使用加減算術一般,而是要考慮到各種各樣的場外因素。

因此神武軍能否馳援京兆,不是隨口說說便能夠定下來的。

“臣以為以京兆之城防及守城兵力,加之虞允文之才幹,堅守月餘應該不在話下。”

韓世忠對於京兆的城防以及兵力部署還是非常清楚,同時他對於西夏兵馬也是非常熟悉。

憑藉著多年與西夏的交戰,他覺得西夏兵馬善於奔襲和突破,然而並不擅於攻城戰。

並且西夏地處西北,人力物力自然不及中原,想要攻下京兆這樣的大城也絕非易事。

一般而言,如若圍城戰則守城方會堅守的時間比較長,畢竟攻城方本就是圍而不攻。

然而以西夏的戰略,必定會採取強攻的策略。

這樣一來,韓世忠大概估算守軍兵力和糧草物資等等,從而測算出守軍最多堅持月餘的時間。

“虞卿之意乃是待到西夏軍馬攻城疲累之時,神武軍趕至京兆,趁機反擊,直取西夏!”

對於虞允文的書信內容,趙構領悟的非常透徹。

虞允文的本意便是京兆守軍利用城防拖累和消耗西夏軍馬,神武軍則在恰當的時機殺到,從而對西夏反戈一擊。

並且趁著西夏軍馬大敗之時,對西夏進行滅國之戰。

虞允文的這番計謀讓趙構不得不覺得此人確實格局高遠。

依照樞密院當初設定的策略,便是滅金之後再行滅西夏之事。

“臣以為此策略雖然激進,然可一試,不妨召李顯忠一同商議一番!”

韓世忠對於虞允文的這個策略有些認同,但也覺得還是有些激進,但是局勢總是要根據戰事的進展來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