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西夏諜探?(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西夏諜探?

在大宋奸細往往被被冠以“刺事人”、“諜者”、“諜探”等稱謂。

由於大宋面臨幾個方向的外敵壓力,導致時局動盪不安。

北面的曾經的遼和眼下的金,以及西北的西夏都是戰事不斷,因而作為奸細諜探之時陪受到大宋朝廷的關注。

大宋的諜探機構便是包括三種類別。

直接聽命於官家的,直屬的諜探機構皇城司。

朝廷的諜探機構,便是樞密院的機房。

同時還有遍佈各個邊軍的諜探機構,諸如各級諜探機構。

皇城司作為大宋最為神秘的諜探機構之一,是直接隸屬於皇帝。

主要便是負責收集和分析朝廷內外以及各個番邦之間情報,防範宮廷政變和外部威脅。

由此可以看出,大宋君臣上下對於諜探之事都是頗為用心和謹慎。

當年大宋邊帥種世衡就是善用奇計,謀略過人。

在與西夏名將野利旺榮和野利遇乞兩兄弟的抗爭中,曾派遣諜探實施了完美的離間計,從而成功除掉了野利兄弟。

從此剪除了李元昊的羽翼,為穩定大宋的邊關安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任何攻勢之前,攻城方往往很早便派出細作打探城內守軍的訊息。

一旦將本方的兵力部署、糧草物資儲備和薄弱之處等等都洩露出去,那麼細作的情報很可能讓守城功虧一簣。

因而奸細往往能夠揮重大作用,這一點同樣是需要守城方嚴加防範。

“這細作如何詳細嚴查,還請帥爺示下,屬下可依帥令行事。”

對於嚴防細作這類事宜,一般而言此事要麼是皇城司的職責範圍,要麼便是安撫使司的職責。

嶽雷久居官家身邊宿衛,對於反諜之事知之甚少,因而不得不請虞允文指點一二。

“嚴查官員奴婢下人,嚴查走親訪友之人,嚴查外來販夫走卒,嚴查無親無友身無信物之人。對於可疑卻無法佐證之人,可派暗哨盯防。”

虞允文一口氣說了一大通,說到底便是要將但凡有可疑之人全部嚴查一遍。

為什麼要嚴查那幾類人?

那便是那些奴僕下人的身份,往往都是敵方細作可供偽裝和潛伏的最佳身份。

一般而言細作很少是在京兆經常出沒之人,那麼那些操作外地鄉音,打著走親訪友經商之人便有著最大的嫌疑。

並且虞允文口中需要嚴查最多的一些四處遊歷之人。

諸如僧侶、工匠、小販、算命的等等,因為這些人周遊四方,也最容易探聽到軍情。

“帥爺不愧是文武全才,末將聽完受益匪淺。”

嶽雷沒想到虞允文竟然能夠脫口而出,顯然其對於京兆府的防禦已經早有準備。

“此外讓城中百姓防火防盜,儘可能多囤些水。”

虞允文此言便是要讓城內兵士和百姓能夠加強防火防盜意識。

大宋的房屋建築多為木頭以及茅草房,極易被別有用心之人縱火而造成城內軍心民心大亂。

因此要在火勢難控制的地區多儲備足夠多的水源。

而那些以往堆積在一塊的稻草、秸稈都儘量分散放置。

家家戶戶如若水缸備滿水,便可組織好滅火隊伍,滅火的工具,從而不至於因為火災而陣腳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