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貴在治人(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眼見著開封府的銜接如此之緊密,趙構也是不由得點了點頭。

在趙構看來,他潛心謀劃的北伐原本就是大宋的一盤大棋。

眼下每個在棋局裡面擔當重任的棋子都能揮好各自作用,這樣的局面著實讓他倍感欣慰。

開封雖然已經收復,但此時不過是岳飛在託管而已。

想要快的治理好金人統治下的地方亂象,則必須要地方官吏儘快實施地方管理。

趙構要的便是每收復一座城池,必須儘快按照大宋地方治理方式來管理。

這樣能夠快的讓百姓和州府走出亂象,從而能夠穩定住收復後的大局。

“既然如此,李卿可先行趕赴蔡州,隨同廂軍一併赴任開封。不知還有何疑慮?”

趙構見狀,覺得萬事已經具備,那麼李光這個知府便可隨時上任。

隨同廂軍一併進城,這樣一來也不至於讓李光行單隻影,毫無可以調遣之人。

“臣臨行之前甚為倉促,對開封亦不甚瞭解。還請官家配齊府縣官吏,臣方可儘快行使職責。”

李光原本以為官家的召見不過是臨時性的,沒想到竟然給了自己那麼大的一個差事。

畢竟管理那麼大的州府,如若沒有配齊府衙官吏,自然是會有些獨木難支。

雖說在徽宗崇寧五年就中了進士,卻有很強的地方治理能力。

李光中進士後便開始調任開化縣令,後轉任常熟縣令,一直累官至參知政事。

其中有一段時間因面斥秦檜“懷奸誤國”而被貶官,出知紹興府。

正是在任紹興知府這一段時間內,官聲頗佳,為他地方治理積累了諸多經驗。

這也是趙構讓其出任開封府的緣由之所在,畢竟紹興府在南渡之後地位僅次於臨安。

“李卿可列出官吏名單,交由趙鼎處置便可,至於開封重建必定耗費不小,亦可由國庫支出。然此時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望李卿為百姓計,量力支出。”

趙構的這番話算是明確的告訴李光,朝廷給了其很大的用人許可權,並且所需費用同樣不會吝嗇。

但畢竟開封的重建是個巨大的工程,也並非三兩天就能完成,因此告知其不可盲目鋪張浪費。

由此可見,此時大宋經過革新變法和休養生息之後,國力已然大增,但趙構依舊還是保持著量力而行的謹慎態度。

畢竟徽宗時期的鋪張也算是造成靖康之變的因素之一。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趙構必定也會有所顧忌。

“臣,臣還有個不情之請,還請官家允諾!”

李光有些猶猶豫豫的說道,在他看來這個請求似乎有些過分。

“不知李卿有何請求?”

一般而言,君無戲言。那麼趙構對於臣子們的請求都是非常謹慎,不會輕易的答應。

“開封為金人所累,民不聊生,百業凋敝,如若重振必定需要休養。臣懇請朝廷免了開封三年賦稅徭役!”

李光全然已經進入角色,開始想要利用這個好機會跟趙構討價還價起來。

自己剛剛被任命,便是最佳時機。

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將來恐怕就難以再提此類要求。

可是徭役賦稅本就是朝廷之本,一般而言不會輕易免除。

並且一免就是三年,則這個要求未免有些過高。

李光的一席話讓趙構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