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是為何故?(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是為何故?

面對著金使態度前後對比如此大的差異,趙構心中也是唏噓不已。

國與國之間本就沒有所謂的交情,不過是各自維護自身的利益罷了。

如果兩國處於相對平均的態勢,相互交往起來還能平等如同兄弟一般。

但若是兩國實力差距懸殊,則相互交往不僅沒有任何平等,還會處處受到壓迫和侮辱。

尊重是要靠自身實力贏回來的,如果沒有蔡州和郾城兩次大捷,想必金使此次前來還是會無比囂張。

“外臣今奉金國皇帝之國書,特來請求議和。大金願意按照上次大宋提出議和之條件來修訂盟約,還請陛下恩准!”

刑具瞻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的偷瞄了一眼趙構,雙手將手中的國書奉上。

此時他的內心是非常忐忑的,畢竟眼下議和之事已經關乎到大金的安穩。

高冬將國書轉接過來給到官家,誰知他看都不看,直接放在一旁。

“依大宋之條件?這議和之事是你金人想議就議?”趙構一臉冷漠的說道。

雖然議和之事是大宋既定之國策,但畢竟牽涉到國體和國格,因此也不能輕易就答應,那樣的話大宋毫無臉面可言。

“啊!這個……”

“前次確實乃是我大金朝堂意見難以一致,辜負了大宋和陛下的一片苦心。這次正是我大金皇帝和越王殿下金口允諾,不會再有任何變故。還請陛下多多包涵。”

刑具瞻見趙構似乎有些不太願意,於是有些變得有些急切。

這次他們作為使者,本就是金國皇帝和越王完顏宗弼親口答應,才以國書覲見。

“啟稟官家,議和之事由秦檜主持,因其不在臨安,臣代為交涉!”

趙鼎出列對著官家跪拜稟告道。畢竟官家只是表明一種態度,並沒有在明面上當著金使拒絕議和。

因而趙鼎此時的插話也算是君臣之間在朝堂的默契,同樣也有利於議和的順暢進行。

“金使,當初如若按照大宋條件簽訂盟約,便沒有後面的蔡州和郾城之戰。然今時不同往日,我朝之條件已非當初之條件,本相已經擬定出議和文書。一一告之與爾等,往一併轉述金主。”

趙鼎此言一出讓金使二人深感失落,本來他們以為按照大宋之前的條件來議和肯定能夠完成任務。

或許金國朝廷的意願便是靠這二人來一趟臨安,便可將議和盟約確定下來,可沒想到大宋居然還有新的條件。

“不知大宋有何條件,還請丞相明示!”

刑具瞻畢竟是北境漢人,對於朝堂禮制和漢人風俗都非常清楚。

他心中非常明白此次大宋之行只能是打個前站而已,先讓對方提出條件,繼而帶回大金轉述。

“我大宋所提之條件便是四個,以雙方以各自所佔疆域為界,迎回北狩所有皇族成員和臣子及靈柩,宋金兩國以叔侄國相稱,不得打壓我中原忠義軍,此可為議和之根本!本相之言不知金使可否聽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