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完成一半!(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完成一半!

可以說從出位置衝到城牆之下便是攻城完成了一半,剩下來的便是怎麼擊殺城頭守軍和翻越城牆的攻堅戰。

此時在接近城頭的位置神臂弓的作用已經不大,因此神臂弓的方陣只能停留在四百步左右的位置繼續對郾城城頭進行壓制,同時由一排盾牌兵嚴陣以待的護衛著。

而面對如此近距離的攻城,擊射距離在一百步左右的強弩和強弓的作用此時才顯現出來。

這樣的攻城遠近結合,可以看得出來宋軍作戰十分注重遠距與近距的擊殺組合方式。

對於這樣的進攻方式,宋軍名將吳璘曾經便有個著名的善用戰法,謂之為“疊陣”,屢戰屢勝且是百試不爽。

何為疊陣?

疊陣便是在與敵軍對陣之時,讓長槍兵在前面第一層外圍防禦,蹲著不動,作為大軍的外圍防守力量。

依據遠近擊殺結合的方式,根據不同弓弩的擊射距離,將第二層編成強弓編隊,第三層是強弩,神臂弓在第四層最為核心。

等敵兵迫近到三百步的距離,神臂弓先射,距離百步時強弩射,再近一點最後才用近距離強弓。

一陣強力弓弩射殺之後,待到敵人陣腳一亂,隱蔽在兩翼的騎兵一起殺出,將陣腳大亂的敵軍徹底砍殺。

由於此戰郾城為了攻佔後方便守城,岳飛提議不要用火炮和投石機,這樣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於攻城而言的難度。

但是正是火炮和投石機的推出,讓岳飛增加了弓弩兵的投入,此戰更是反而讓弓弩揮了更大的作用。

城牆之下的強弓強弩與在更遠處的神臂弓形成了遠近交射的戰法,神臂弓依舊在將近四百步的位置結陣對郾城壓制,強弓強弩則在百步之內對郾城守軍進行擊殺。

但是畢竟弓箭兵所攜帶的箭枝數量有限,不會無休止的去壓制城頭的守軍,而只會根據前方的命令間歇性的去射殺壓制。

“殺!”

“雲梯架起來!”

“盾牌手防護,掩護架雲梯!”

牛皋帶著傷率領眾人衝殺到了城牆之下後,便迅組織架起雲梯,以便讓步兵能夠趁著郾城守軍被壓制的間隙而快登城。

這邊郾城守軍龜縮防守躲過了兩撥攻城大軍的箭雨攻擊之後,迅在城頭組織反擊。

守軍一隊弓箭兵拉弓搭箭便朝著城底下的岳家軍射來,幸好盾牌兵架起了長盾做好了防護,從而最大的減少了傷亡。

一小部分沒有防護到位的被射中,歪倒在城牆底下。

城內守軍將領見弓箭攻擊的效果不佳,便大聲喊道“用火攻,丟震天雷!”

只見守軍將蘸著油的箭搭在弓上,急的射向守城大軍。

接著又是一隊金兵拉著一筐筐的震天雷,正要分給兵士一個一個的準備往下丟。

金人自從佔據北境之後便迅的掌握了漢人的各類工具,不僅僅民用的,就連大宋最為核心的震天雷也被金人掌握並使用。

後世金史中曾經有一段記載,“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鐵罐盛藥,以火點之,炮起火,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爇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透”。

可見當時金人不僅掌握了火藥技術,並且能夠使用鐵質外殼,其造型和原理與後世的手雷已經非常接近。

只不過爆炸威力和殺傷力不太大而已,但對於守城方而言已經是防守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