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再行比試!(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再行比試!

對於趙構提出的這麼新穎的比拼方式,無論是樞密院還是兵部,無論是主考官還是武舉子,對於這樣的方式卻是非常認同。

這幫進入殿試的武舉子們個個都是懷有報國之志,並非完全了為功名利祿而把武舉看成升官財的捷徑。

因此對於他們而言,儘可能的展現出自己的才能,讓官家和朝廷真正認可自己,這樣的認可比什麼都重要。

但是武舉子們有些卻也心存不安,畢竟之前都是按照武舉考核的要求去練習的,官家這麼突然提出改變規則,確實也打了部分人的措手不及。

翌日!

東郊演武場校場之中,佇立著一個一個的和人一般高的小土堆,這些正是趙構提出來的動態靶位。

土堆後面可以站立著兵士,根據要求舉起靶子,以便讓武舉們能夠看到並射箭擊中。

對於這樣的考核方式,大家都非常好奇,都似乎都沒有什麼絕對的把握,畢竟和以往練習的方式大有不同。

檢閱臺上,趙構正在聽著兵部尚書李庶對於武舉武藝考核方略的詳述。

“啟稟官家,依據官家昨日所提要求,臣連夜讓人趕製土堆十二個,可為動態靶位。每個土堆後站立一人拿著靶子,每次根據主考官指示舉起或撤下。”

“舉靶人舉靶後可默數八下,武舉子跟進騎射,數到八下隨即撤下。若武舉子沒能射中則無等級,依據中靶數量和中靶靶心位置來評定等級。”兵部尚書王庶稟道。

對於趙構昨天對於武舉武藝考核的質疑,他內心是非常忐忑的。

這樣的考核方式延續了數百年,期間只有增減而並無改變。

官家這次的改變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推翻,既增加了考核難度也增添了實戰意味。

因此對於兵部而言,武藝考核方略既要能夠讓趙構滿意,還要能夠保證武舉殿試的公平和公正,自然是不敢馬虎。

“看來王卿對於朕昨日提的想法理解頗為深刻,大概符合朕最初的想法。細則如何評定?”

趙構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自己昨天提出的動態靶位的考核確實有些倉促,但兵部還是能夠正確並且快的響應。

考核方式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評分細則。

只有從評分細則中才能看出公平性和實效性。

“臣連夜與兵部各司商議,得出評分細則。總計十二個靶位,一個一個無序出靶,武舉子策馬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射出箭。十二靶全中者為優,中十靶者為次優,中八靶者為次,中六靶者為末。六靶以下則無評分。”

“如若中靶數相同者,則比較中靶心位置的數量。中靶心或離靶心近越多者勝。同時不再分步射與騎射,十二靶皆以騎射為準。此細則還請官家審閱,如若官家無異議則可參照施行。”

王庶細細的道出評分細則。

其實這樣的考核評分方法並不難,那麼就是看誰在十二靶中射中最多,射中數量相同則比較射中靶心位置的靶數。

“如此甚好,此評分方式頗為公平。只是朕擔心這樣一改,很多武舉子恐難以完成射中六靶以上。”

趙構對於這個評分還是非常滿意。

但有些讓他擔憂的便是畢竟和靜態射箭不同,之前的靶子是死的,現在則是隨機性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