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中興大宋!(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中興大宋!

但凡忠於大宋的忠臣良將都會在內心出這樣的呼喊。

而做為皇帝的趙構更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眾人都需要他帶領著一步一步走上巔峰。

趙構望著激動的臣子們,心中也是感慨萬分。

自己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的這套朝堂班底,確實非常得力。

不僅僅都有各自的策論和想法,並且實施與執行都非常的強。

更為重要的是君臣之間團結一心,毫無隔閡。

此時的局面就是幹大事的氛圍,大家一致朝著目標以幹事的風格前行。

每每遇到金人南侵,無數次徘徊無助的時候,自己都是以委屈求和而息事寧人,或許是為了保全大宋的不得已而為之。

甚至聽到民間稱呼自己為完顏構的傳聞,卻是有苦說不出,也是默默無語而無人傾訴。

而現在這樣的轉變讓他現,其實往往做出改變並沒有那麼的艱難。

一味的忍讓和逃避不會得到對手的任何尊重,因為尊嚴都是靠實力打出來的。

而對手一旦知道你的厲害,那麼也會要重新審視一下對待你的態度。

此次蔡州之戰可以說是完全驗證了這個道理。

只要朝廷上下一心,積極謀劃,統一排程,打敗金人也並不是難事。

以往被金人追著打,不得不主動以求和來止戰。

此次主動攻擊金人,預計金人會主動來示好求和。

因此主動權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怎麼才能有用主動權?

那麼就是財力、軍力、人力、物力俱佳,國力蒸蒸日上才有主動權。

想到這裡,趙構不禁想起眼下還有重要的議和之事還沒落實。

議和不定則諸事難定,朝堂上下都希望在穩定的朝局下實施中興之策。

而外部的動盪和威脅不解除,則很難沉下心去實施中興大業。

“百年累之,一朝毀之。”

畢竟相比較戰亂的摧毀力,休養生息如果沒有建立在和平的外部環境基礎之上,實在是太容易被破壞。

“當日商議的以戰止和之策,目下有望得以實現。如果金人主動議和,我朝該如何應對?眾卿家不妨議一議,有何想法不妨直言。”

整肅朝綱打擊秦黨一事基本上算是落定,那麼議和是眼下急需解決的問題,趙構自然也是希望能夠聽取眾人的意見。

“蔡州之戰,我京湖軍大敗金人,斬敵約三萬人,攻佔蔡州及其周邊。往北可直抵郾城!”

韓世忠作為執掌軍務的樞密使,向大家通報了蔡州之戰的大概情況。

雖然趙鼎等人也清楚戰報,但從韓世忠嘴裡說出來更有說服力。

“臣以為,目下可以靜制動!如若金人主動來談,則我方可以大勝之勢和蔡州之城為籌碼來議和。如若金人無動於衷,則我軍可揮師郾城直逼開封,逼金人來議和!一切皆以我為主動!”

趙鼎不疾不徐的說道。

確實如趙鼎所言,因為蔡州城的攻佔,現在的和談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大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