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持之以恆!(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持之以恆!

縱觀歷史上很多變法沒有成功的例子,要麼是利益集團的強力反對而導致功虧一簣,要麼是自身受到外界干擾而亂了方寸從而未能堅持到底。

站在趙構的角度,變法只能是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

但變法事宜過多過雜,牽涉到的利益方也是錯綜複雜,也同樣是趙構擔憂的地方。

“眼下朝廷所辦大事太多,人手不夠,經費不足,精力不濟。皆為困擾我大宋中興圖強之根源,諸位會不會覺得同時辦那麼多事,會不會過於激進?”

趙構意味深長的望著大家。他有時候也覺得是不是把攤子鋪得太開,造成各種資源跟不上。

趙鼎拱了拱手說道“臣以為,一點都不激進。時不我待!”

時不我待?

趙鼎這話算是說到趙構心坎裡去了。

現在的臨安只是行在,真正的都城開封還被金人佔著。

自己的父母兄妻都還被金人擄著,無法還朝。

三年的時間或許就是最短的期限,再如此拖下去不但北伐無望,連北境的漢民或許都會不認這個大宋了。

“趙卿言之有理,確實時不我待。但越是事情繁雜,越需要耐心與細心。越是事情急切,越需要戒急用忍。諸位辦的皆為軍國大事,不可馬虎亦不能馬虎。”

趙構語重心長的和眾人說道。

“目下其他事情都還好說,唯獨國庫虧空較大。查辦貪腐充公可解一時之急,裁汰冗員短期無法見效。不知還有何法可為朝廷擴充財力?”

趙構不失時機的又丟擲一個問題。

現在所有的矛盾和問題都指向一個點,那就是錢。

國庫裡沒有錢,因為消耗巨大,而稅收又有限。

國庫的入不敷出確實就是眼下大宋朝的最大短板。

“依臣之見,南渡之後我朝國力應會比太祖朝時更強!”趙鼎見狀連忙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哦!趙卿之言頗有新意,細細道來!”

趙構聽到這話被勾起了好奇心。居然還有臣子認為現在會比太祖朝時更強。

“臣以為我朝富庶之地在於東南六路。而南渡之後東南九路皆在,雖退居江南且耕地變少,卻也相應少於北境的人口與損耗。”趙鼎說道。

他其實想表達的就是,自太祖開始大宋的經濟中心便開始南移,最為富庶的地方便是東南六路。

也就是江南、江淮、荊湖和兩浙以及廣福等地。

這些地方的農業、手工業、工商業非常達,並且南方的氣候光農作物產量也會增加不少,因此造就了稅收富足的局面。

南宋的疆域面積遠小於北宋,但富庶之地都保留在。

雖然只是耕地面積減少,但相對應的人口管理成本和損耗成本也減小。

因此趙鼎所說比太祖朝時期更富強也沒有錯。

畢竟與北宋相比,南宋的人口數量和戰爭成本要低很多。

江南一年兩熟或者三熟的作物生長,足以養活南宋區域的人口,並且還有大量的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