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為什麼遼金不滅高麗?(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什麼喜事?

到底是什麼喜事值得皇城司提舉神神秘秘的急於求見,趙構心中雖然急切想要知道,但畢竟養氣功夫了得。

不疾不徐的說道“馮卿怎麼也有了賣關子的臭毛病,在朕面前還繞什麼彎子。”

“啟稟官家,金國與高麗在金境保州展開大戰,金二十萬主力與高麗軍在保州鏖戰半月,最終為高麗軍所敗,保州已為高麗所取!”

馮永見官家只是笑著責罵自己,便趕緊將軍情一一稟報。

“哦!!!”

趙構聽完不覺得把聲調抬得老高,這個局面是他似乎未曾想到的,馮永給的這個訊息確實算的上大喜。

“高麗軍與金軍不是一直在保州僵持著,怎麼會僵持不住了爆大戰,此事有何內幕?”

趙構此時想要了解金與高麗開戰的前因後果,以便適時的謀劃應對之策。

“保州屬於鴨綠江東岸是高麗屏障,一直為遼金所佔,此乃高麗的心病。因高麗新君即位不久便遭武將叛亂,從而把持高麗朝政,因不滿金國之國策,遂動爭奪保州的戰爭。”

馮永將皇城司得到的訊息詳盡的介紹著,把保州歸屬的來龍去脈一一解釋。

“如此看來岳飛所報金軍主力回撤,看樣子便是撤回遼東參與保州大戰。高麗既然牽制住金軍主力,此時是我等議和之良機!金國使者可有回報,何時兩國國君和議?”

此時金軍主力遭到掣肘,並且為高麗軍所敗,軍心士氣必然低落。

如果抓住機會把議和之事敲定,則能夠抓住這喘息之機來變法圖強。

“臣亦密切關注金國會寧府動向,似乎金國對朝廷的條件極度不滿,有意暫緩議和之事!”

“哦,既然金國對條件不滿,為何還派金使覲見遞交兩國國主會盟之國書。莫非此事有何蹊蹺?”

金國對議和的反覆讓趙構不得不懷疑金國國書與兩國國主議和要求的的真實性,似乎從常理上判斷甚為不妥。

“臣派人查明此事,儘快回覆官家!”官家所言不無道理,此事事關重大,馮永自然不敢怠慢。

為什麼遼金不滅高麗?

是滅不了還是不想滅?

高麗雖然與遼、金同時並存於遼東,遼金兩朝卻始終拿高麗沒辦法,既想剿滅卻又無力吞併。

高麗曾經與遼、金兩朝動過數次戰爭,基本上是負多勝少,而爭論的焦點則是保州。

從遼代開始高麗便隔海向宋納貢稱臣,引起了同屬遼東地區的遼國的極度不滿,便與高麗經過三次遼麗戰爭。

最終的結果就是高麗大敗,只能向遼稱藩納貢,雙方以鴨綠江為界,遼也不再要求高麗國王親朝和歸還江東六州。

但遼國在鴨綠江東岸所築的保州等城成為未能解決的懸案,影響著之後的遼麗關係。

遼被金取代之後,同樣也動過幾次金麗戰爭,同樣高麗只能納貢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