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知遇之恩?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何其有幸?

知遇之恩?

趙鼎進步不小啊!

趙構也是暗暗讚歎,透過與其交流現,趙鼎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直爽剛硬的趙鼎,經過這麼幾年的蟄伏,看來進步著實不小。

自從趙鼎被召回臨安面聖以來,無論是所談內容還是所站位置,都表現出來的高水平。

從國策到變法,都能夠很精準的現問題之所在,並且能夠有良好的應對之策和實施方略。

從看問題到看朝臣,都能夠站在很高的高度去思考和看待,基本上都是從朝廷的大局出,從戰略的高度出。

這兩點讓趙構著實欣慰,自己在安撫好一幫武將之後,能夠有趙鼎這樣的能臣輔佐,實在是輕鬆不少。

而更難能可貴的是,趙鼎不僅沒有以前那麼的剛硬,也沒有以往的那麼死板。

在與秦檜的朝堂爭鬥中,懂得從整個朝廷大局出,懂得從對方的言論中現優點而認同,也懂得變通與退讓。

同時他在與自己的溝通中,也非常懂得時機的把握與言談的技巧,更是時不時的自內心的去讚美一番。

這樣的趙鼎會讓他在處理朝政時更加遊刃有餘,但同時權力過大也會慾望與心態膨脹,自己還是得需要適時的對其進行敲打和約束。

“趙卿,你已是三度為相,對朝政和朝局可謂是瞭解頗深,自然也難免木秀於林。朝堂之上看似一團和氣,實則暗流湧動,變法成功與否與你息息相關。可要謹言慎行,如履薄冰才是,切莫結黨自大而錯失變法良機。只須專心致志做事,一切有朕!”

趙構的一番話語看似溫言細語,實際上是變相的在警示和敲打。

而趙構最後一句“一切有朕”,就是很明確的告訴趙鼎,想要變法成功,要麼功成名就,就要一心一意做事,不用過多的考慮朝堂之爭,凡事有官家在前面頂著。

“官家教訓的極是,臣翻遍史書,現一現象。但凡變法者,要麼身異處,要麼身負罵名,難以善終。究其根本乃是變法者權力過盛而自我膨脹所致。臣懇請官家及時教訓,適時敲打,以便讓臣能不忘變法之初心。”

趙鼎不愧是一代名臣,經歷過几上幾下,沉沉浮浮之後,終究還是能夠很清醒的認識,並且能夠對事物有很深刻的理解。

並且能夠直面官家的敲打,甚至主動要求及時教訓和適時敲打,這樣的清醒認知確實是一般人所不能及。

歷史上雖然對變法者都是持著褒揚的看法,但是變法者確實也很難善終。比如商鞅,比如王安石,變法帶來的成就很高,最終的結局卻很不盡如人意。

“趙卿能如此理解朕的一番苦心,真是不枉朕對你的期望,適當的時候自然會提點你。另外,另外這吏治之法中裁汰冗員、減少恩科官員以及選拔地方官員又做何解?”

趙構見自己的敲打對方已經領會,就不便過於糾結此事,適時的提出了對變法中吏治方面的疑問。

“回官家話,我朝自太祖始便奉行重文抑武之國策,以致於文官數量大大增加,另外科舉選拔過於簡單造成大量文官空有名而無實職,俸祿卻一分不少。另外朝中賣官鬻爵之事,世襲恩蔭之事都屢見不鮮,同樣造成大量官職產生。最終便是有名無實,有俸無事之官大有人在,造成朝廷收入的大量損耗!”

在一旁的李光早已按捺不住,吏治這部分是他的分內之事,自然對情況也是一清二楚。

他講的確實是當下大宋朝面臨的嚴峻問題,文官體系過於龐大臃腫,同時有名無實的官員過著有俸無事的日子,逍遙快活而無所事事,對朝廷來說確實巨大的經濟損失。

“李卿所言乃是癥結所在,清晰明瞭,然眼下朝臣們對症結都非常清楚,朕需要的是變法如何破之?”

“臣以為,科舉納才不宜過於龐大,減少科舉中第人數,不再恩科官位,此事乃是第一步。朝廷制定各省各部各司之編制,按編定員,不在編制之中者沒有官職,自然沒有俸祿,此乃第二步。朝廷制定各部崗位之設定,按照競爭方式,能者上庸者下,此為第三步。”

李光的裁汰冗員之法與後世的定崗定編和競爭上崗頗為相似。

先關掉科舉考試產生的大量閒官的口子,然後各個部門制定編制,按照編制來定崗定編,最後就是競爭方式來決定誰能上。

這樣一來不僅僅讓冗官大量減少,同時讓更多有能力的人能夠上位。

“裁汰之官如何妥善安置?競爭之法如何讓眾人服氣?”

趙構不失時機的提出了實施過程中會產生的一些負面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好同樣會產生不良後果。

確實面對官員的裁撤和人員的變動,對於朝局都會產生一些不利於穩定的因素,怎麼處理也是考驗變法者的智慧與能力。

“裁汰之官員臣以為有幾個安置之法,一則擇其優者而重新入仕,二則入地方重習為官之道,三則無才無德無用之人直接致仕,四則自謀出路。競爭之法則是公開競爭法則,設定公平競爭之法則,由最終評選官公正評選。”

李光詳細的給趙構解釋了官員的安置辦法,無外乎就是這幾種,歸根結底還是有能力的不愁無用地之地,沒有能力的怎麼都扶不起來只能自謀出路。

趙構心中非常明白,此時的變法無非是在給前面幾任皇帝在填窟窿。

宋太祖建國之初為了防止唐朝“朋黨之爭”和藩鎮割據的歷史重演,只能透過多設官職、廣授官僚的方式以分權制衡朝臣從而達到鞏固皇權的目的。

在朝堂之中,設樞密院、三司、參知政事以幾個之位來分宰相之兵權、財權、行政權;在地方上設安撫使、轉運使、提刑按察使、提舉常平使等官職,分管各路的兵民、財賦、司法和救恤等。

這樣的制度的後果就是造成機構臃腫,官員龐雜。

“裁汰冗員乃是變法之重要部分,朕決意一裁到底,絕對不會猶豫!”

喜歡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