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朕身邊有三虎?(第1/2頁)

作品:《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

御書房!

此時屏退左右後就只有兩個人!

趙構眼前跪著的是大宋情報機構皇城司的頭目,皇城司提舉馮永。

皇城司始建後唐時期之前名叫武德司,於宋太祖趙匡胤時期改名為皇城司,屬於宋朝的特務機構,和明朝的錦衣衛類似。

建立之初確實為大宋的安穩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也因靖康之變損失慘重。

馮永頭也不敢抬,誠惶誠恐的不知道官家找他所為何事!

“馮卿,自南渡至今朕不太過問皇城司事務,一則戰事不斷且各路都有自己的探子;二則南境不同於北境,安居樂業其樂融融。汝乃朕之心腹,自然放心不過。”

“然今時不同往日,朕期待光復祖宗基業,立志北伐,皇城司乃朝廷之耳目,切不可懈怠。最近內外可有要事要報?”

趙構前面一句話推心置腹,後面一句話凌厲狠辣,太極高手般的御下手段,馮永也被這胡蘿蔔加大棒拿捏的死死的。

“回官家,近期完顏宗弼(兀朮)大軍似乎得到我軍內部訊息,厲兵秣馬整軍備戰,大有趁路帥們回京赴任的空檔南下,中路京湖和西路淮西方向皆有動向。但金人得知嶽帥續任後,鋒芒收斂不少。另金國密使與秦相近期來往甚多,基本都是和談內容。秦相似乎因嶽帥之事心有芥蒂,一直稱病,閉門不出。大理與西南夷亦蠢蠢欲動,與我西南軍民皆有小股衝突,似為金人所惑。”

“密切關注兀朮大軍動向,中路與西路朕已安置妥當,嶽帥已續任,劉琦亦不日回京見朕。秦檜與金使來往不必監視過緊,朕需要他和談來贏取時間。至於大理和西南夷,朕會與樞密院商議處置,卿只須密切關注事態展即可。”

“朕有一事問你,不得隱瞞。你可知朕身邊有三虎?”

“這……,臣有所耳聞,秦相、張押班和王醫官在民間稱之為當朝三虎!上天下海,無所不能!”

馮永此時不敢說不知道,要不然這皇城司提舉就不用幹了,既然官家敢問他也就敢說。皇城司直接向官家彙報,自然無所顧忌!

“好一個上天下海,無所不能!如何上天?如何下海?如何無所不能?”

見官家動氣,馮永此時頭垂的更低。

“但凡官吏升遷,朝臣面聖,民間大案,鹽漕肥缺等等,皆問於三虎。各地書院士子皆以檄文抨之,民間亦怨聲載道。”

“之前朕疏於皇城司事務,讓你懈怠不少。今後須整軍備戰,增派察子四處勤加打探!”

趙構口中的察子其實就是皇城司的密探,又叫皇城卒,“周流民間,密行伺察”,是專門負責收集情報的情報人員。

“對外將金國、西夏、大理、安南、吐蕃和西南夷事務,對內將川陝、京湖、江淮以及諸重臣等事務,定期匯總呈閱於朕。眼下重點查一查秦檜、張去為和王繼先三人動向,及時反饋於朕!”

皇帝要的就是各種資訊的匯總,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只有掌握非對稱的資訊優勢,才能先人一步未雨綢繆。

趙構意味深長的看著馮永,這個人是從康王府就跟著自己的老兵,忠誠度不用懷疑!

“另有一急事,查明万俟卨罪狀協助何鑄審理,通金議和等另議以免秦檜生疑。今後皇城司情報由你一人單獨見朕,所談事宜,不得外洩!”

“臣,遵旨!”

皇城司自南渡以來被閒置多時,已經淪為查辦小案的機構,自己這個提舉自然也是有名無權。

官家此次召見,說了那麼多推心置腹的話,提了那麼多具體要求,以後皇城司的地位會非常重要。

想到這,馮永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多事之秋誰不想建功立業,為國分憂呢?

趙構望著馮永遠去的背影,深深的嘆了口氣。

此時自己雖然貴為皇帝,卻是如履薄冰,身邊的人是忠是奸難以分辨。

看來是時候重新洗牌,將身邊的太監、宮女等重新換一遍!只有自己身邊乾淨了,才能毫無顧忌的去做大事!

大理寺!

依舊是那麼寒氣逼人,堂下跪著的正是岳飛案的主審,右諫議大夫万俟卨。

只是造化弄人,幾天前還是主審在堂上頤指氣使,如今已淪為階下囚受人叱問。

御史中丞何鑄此刻正襟危坐,望著堂下曾經的同僚心中感慨萬千。

回想當初,秦檜讓自己作為主審官審理岳飛一案,朝廷上下已是鐵板一塊,官家是鐵了心要將殺岳飛成為議和的籌碼。

但一樁樁一件件的事例擺在眼前,呈現出來的都是那個忠肝義膽且一心抗金的岳飛。正是這樣的事例感化了自己,沒有泯滅良知而陷害忠良。

官家突然逆轉岳飛案,想必在抗金的國策上有大的變化,斷不可附庸秦黨而對抗朝廷。

而此時朝廷只動卒而不驚車,官家也沒有馬上要拿下秦檜的意思,說明他還有用,看來此案就是殺卒保車。

“何,何公……”

堂下一聲何公打破了何鑄的沉思。

只見他突然猛地一拍驚堂木,氣勢震天,響徹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