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過河阻擊

作品:《全民領主:我得到了兩個領地

“是的,河上有一座大橋比月河橋還要寬闊,可容八馬並行。

除此之外白羅縣境內便沒有橋可通行,橋下游二十里處有一片淺灘名為赤水灘,河面寬闊水流相對平緩。除此外其它地方都不適合渡河。”

“這兩處必有蠻兵把守,想過河只能硬拼。”

“嗯,戰事不好打。”

集結期限最後一天,幾乎所有的領地都已到達,但沒有一支隊伍像莫歸一樣出動那麼多的後勤車輛。

他們全部靠的異人手上的儲物戒來裝運糧草物資,這也算是一種簡化後勤的辦法,但是隻適合短途的征戰,因為儲物戒的容量並不大。

鑑於上次圍剿山賊的任務,許多領地被山賊偷襲,這一次所有領地從駐營到佈防、巡邏都做的一絲不苟。

其實現在剩餘的領地都是最出類拔萃的,而且隨著領地範圍的擴大和人口的劇增,高統帥的原住民將領嶄露頭角,各領地計程車兵逐漸正規化精銳化。

蠻族並未趁各軍新來立足未穩進行反攻,如何過河讓鬱林郡官兵頭疼,對他們也是難題。

夜間平安無事,一早丁虔將眾領主召集到官兵大營。

“我與在座諸位大都是相識,客套話不多說,本將來時韓城主親自囑咐,定要藉此次機會一勞永逸解決蠻族之危。

所以大家當竭盡全力,有畏戰避戰者,休怪本將不留情面。

大家對此戰有何建議可隨時來找我,凡有良謀者皆記功。

下面我宣佈,各位歸去後全軍開赴白露河畔,龍南縣龍騰盛世為先鋒先行拔營。”

丁虔沒有透露作戰計劃,莫歸估計他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按參軍長薛藩的說法,戰場之上更多的是靠勇氣和麵對面的搏殺,哪有那麼多奇謀妙計可用。

七家領地共出兵十七萬人,加上官府兵共計二十多萬,而白銀境士兵只有幻月星空領地和官兵,其他全部是青銅境士兵。

數量上鬱林郡佔優,戰力上,卻差著蠻族一些。

兩天後,二十萬士兵全部在白露河橋東五里處安營,做為前鋒的龍騰盛世主要任務是勘察營地,保證附近安全,他們並未與蠻族交手,蠻族也未過河來挑釁。

第二天,三通戰鼓響過,各部留下少量人手守營,大部人馬以領地為單位,浩浩蕩蕩來到橋邊兩裡處。

一路之上,旌旗獵獵遮空蔽日,各領地都有專門的旗手負責執旗。

莫歸軍的軍旗則出現在佩戴軍旗的軍官身後,不見旗杆,只有一面旗幟在半空飄揚。

白露河東岸地勢平坦,十幾萬人擺開陣形沿岸展開,對面的蠻族在橋西一里處列陣,橋頭則派遣三千餘人守衛。

隔著數里地,依稀看清蠻族士兵高大強壯的身材,面目猙獰醜陋,極似影片中的半獸人。

戰場上充斥著緊張、窒息的空氣,各領地計程車兵都不是新兵,初見這給人壓迫感極強的蠻族兵,握著兵器的手溼漉漉的,不時聳動著喉結。

莫歸相信所有在場的領主,雖說經歷過大小數不清的戰鬥,這麼宏大的戰鬥場面,絕對是第一次見識,以前領地間幾萬人的戰鬥在此刻不值一提。

白羅縣對於雙方至關重要,官兵勝了,則切斷了蠻兵與老巢的聯絡,並能圍殲四處攻城略地的二十萬蠻兵,全殲了蠻兵也就解除了這次的蠻族之禍。

如若敗了,蠻族之禍將迅蔓延到周邊數郡,屆時各郡很難再抵抗。

而對於蠻族來說,白羅縣更是生死攸關,丟掉白羅,他們就被拿住了蜂腰,覆滅只在旦夕之間。

雖然年年都會劫掠邊境,此次的規模卻是前所未有,依且蘭人對他們的仇恨,滅族都有可能。

對面蠻族主將是蠻族第一大部落拔汗那部落領的二兒子巴特,他把局勢看的很清楚,所以親率五萬蠻兵來到河邊阻擊官兵。

留守在縣城的是古利幹部落領的兒子德倫和他部下兩萬人及拔汗那部落三萬人。

今年的寇邊掠奪,已經演變成了攻城略地,這是之前沒預料到的。

部落會議經過表決後一致決定,儘可能的佔據更多的肥沃土地,他們生活的地方太貧瘠了,只有把族人遷徙到能養活他們的地方,才能徹底擺脫惡劣的生存壓力。

但是古利幹部落對每次的軍事行動都不積極,最讓人可恨的最初佔領白羅縣後,他們三個最強大的部落兵分三路,拔汗那部落向北進攻,第二大部落破洛那向西進攻,古利幹向東。

三大部落各率領一支部落聯軍分別行動,只有古利幹部落的東路軍沒有任何進展,在付出了微小的傷亡後退縮回了縣城,美其名曰守衛白羅。

其實自己早看出他們不想參與這次的戰爭,聽說他們部落受到了漢唐帝國異人領主的資助,經常會從帝國邊境帶回部落糧食,這次天災他們部落幾乎沒有餓死多少人。

想到這裡巴特心中更是不滿,派德倫來守衛白露河,他竟然裝病,等打完這一仗再慢慢和他算賬。

所有領主都聚集在丁虔身邊,丁虔指著對面的蠻族說道“緊張嗎?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兇惡這麼大塊頭的敵人時也緊張。

不可否認,他們的攻擊力強過我們太多,但是他們也並非不可戰勝的,他們的弱點同樣明顯。

你們看,他們的武器多是大木棒、鐵棒等重兵器,製作粗糙,明顯不是帶構裝的附靈武器。再看看他們的防具,別說盔甲,皮甲都沒普及,被砍中了同樣會喪命。”

丁虔看向聞君嘆“龍騰盛世做為先鋒,去衝擊一下大橋。”

大橋架設在河道最窄處,有三百米長寬近二十米,用巨石構建非常牢固。

聞君嘆苦著臉領命,帶手下一萬士兵列隊攻向大橋。他的的原住民主將邊帶隊邊下命令“弓弩手前排,刀盾兵其次,長槍手最後。”

弓弩手挎著箭囊,手持弓弩萬著整齊的步伐加向前進,長槍兵則刻意減緩度落在後方,整個隊伍在行進間完成了佇列的轉換。

莫歸暗暗點頭,聞君嘆手下的這員大將稱得上統兵有方。

龍騰盛世來的全是步兵,大概知道這一戰會有損失,沒捨得帶騎兵來。

喜歡全民領主我得到了兩個領地請大家收藏全民領主我得到了兩個領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