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曹操聽聞王壽的《憫農》(第1/2頁)

作品:《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因為王壽的才華被越傳越廣,無疑不被其他地方的能人所欣賞,其中就包括曹操。

當曹操從其他人口中得知有人做出了《憫農》、《遊子吟》這兩詩時,還是同一人所作,更是欣賞。立刻派人打聽是何許人也。

曹操的手下也不失曹操所望,很快便打聽到了王壽的資訊。

飛鴿傳書,很快就傳到了曹操的手裡。

信中所說。

“此乃,是鄴城外十里路的商家之子。從小或有痴傻症狀,不知何緣故,竟完全好了,和之前的心性大不形同,說話做事完全都是有章有法,是一位有才的少年。”

曹操看完了這簡短的回信,心裡一驚,痴傻之人,這世間還有這等奇人異事不成。

曹操知道人在鄴城,頓時心裡激動不已,書信一翻,難不成袁紹還不給這個面子嗎?

曹操越想就越想認識這位才華少年,隨即取來了帛布,打算寫信於袁紹。

次日,袁紹收到了曹操的書信,疑惑,為何這時給寫信,本著好奇的心理則是開啟了帛布,袁紹取開一看,瞬間大怒。

暗自說道“這個,曹阿瞞,竟把主意打到自己兒子頭上了。”

一旁的袁六,見狀,上前問道“主公看你臉色不好,是出什麼事了嗎?”

袁六乃是袁紹家的家丁,自小家裡貧窮苦寒,是袁家救了小六一命,後來袁家老太爺,則是給小六子取名袁六,隨著袁紹一起,視為陪讀一樣的身份,並打理著袁紹的一切。

從那時起,袁六就視死效忠袁紹,以袁紹為中心,對袁家死心塌地,是袁紹最信賴的朋友之一,袁六對於袁紹來說,亦是朋友亦是家人。

袁紹聞聲聽到袁紹的疑問,則是搖了搖頭,說道“無礙。”

袁六見袁紹不願多說,但也沒有去問,則是轉身退了出去。

獨自一人在書房的袁紹,隨即臉上露出了一抹狠色,眼神中也流露的殺意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的,自言自語到“你曹阿瞞才是我袁紹最大的敵人,我怎會與敵人稱朋友,往書信。”

袁紹竟不知自己何時和之前不一樣了,之情如若曹阿瞞有什麼事情相求,定會出手相幫,可自現在開始,袁紹不會再那麼心善了,現在的世代則是誰狠誰當家,可不是心善就能換來相安無事,恰恰相反,心善才會被人欺,聽壽兒的不能再膽小,好賴不分了。

曹操營地。

曹阿瞞等了多日,也沒有等到袁紹的回信,納悶,“這回信早該來到了。”

當天袁紹的回信的確到了曹操的營地,可是展開的確另曹操大為失望。

“吾等不知這人,還請曹兄不要想這麼遠了。”

曹阿瞞看後,瞬間覺得有些怠慢之意,袁紹為何這樣說,之前定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來的。

曹操納悶,不知和緣故,我遠在山東都知此人,你在鄴城會不知,還說讓自己不要想那麼遠,想必定是告誡自己不要把手伸那麼遠罷了。

曹操疑惑,袁紹的心性怎麼和之前不一樣了。

鄴城。

九月的鄴城還是和以往一樣有著繁華熱鬧的集市,對於生活在鄴城的百姓更是安穩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