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甜味(第1/3頁)

作品:《千戶待嫁

玉拾問羅恭“他們的叔侄關係很好?”

羅恭說“非常好。”

好到什麼程度呢?

就是張東勝自小在張啟從手中養大的那種血濃於水的好。

張啟從欠孟良才一個過命的人情,張東勝與張啟從有著叔侄似父子的感情,於是這個人情便由張東勝來還,因為孟良才所要張啟從還的,不過一介知縣的張啟從根本還不起。

而張東勝不同,他雖只是民,但他手握著孟良才正需要的勢力。

孟良才不方便出面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由張東勝去做。

青蛇令牌便是最好的憑證。

玉拾道“這孟良才是一府知府,無論是qa縣還是珠莎縣,皆在南黎府所管轄之下的六縣之一,珠莎縣這樣惡劣的案件,說到底他這個知府也有責任,在任滿政績上也是留有一筆的,可他並未急切於查出銅錢知縣案的兇手,反而暗中利用張知縣與張東勝的叔侄關係,挾恩利用張東勝的勢力,讓張東勝替張啟出還一命之恩而不得不出手,這實在可疑!”

羅恭道“你待會寫封書信送回楚京,問問張東勝,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怎麼一回事為次,主要探聽張東勝對此事的態度,繼而後續如何才是真。

羅恭並未明說,但玉拾聽懂了。

王朋、張更力在旁聽著,只覺得錦衣衛的手果真通天,連張東勝那樣的江湖勢力竟然也有這般直接地去信質問,兩人頓時對羅恭與玉拾的敬畏又高了一個層次。

而孟良才的做法,別說羅恭與玉拾嗅出異味來,就是他們也察覺到了那不一般的內情。

不過這事得先放下,羅恭與玉拾可沒忘記大堂側堂裡還有一個婦人在等兩人,所以玉拾讓王朋、張更力長話短說,重點將他們先前藏著掖著的關健說出來!

這回王朋與張更力果真說得很快,令玉拾沒有想到的是,這事還是與她切切相關的事情——孟良才的夫人居然是她的嫡親姨母姚美伶!

出了正光堂,在前往大堂側堂的路上,玉拾蹙著眉頭,一刻也沒釋下。

羅恭寬慰道“這也沒什麼,都是王朋、張更力他們杞人憂天了。”

是有些,但也不盡然。

孟良才的夫人是玉拾的姨母姚美伶這事,還真是一個不大好處理的關係。

難道張東勝會毫不猶豫幫孟良才力壓王朋、張更力不準細查陳輝耀、方士均、林昌三任知縣之死,除了是在替張啟從還救命之恩外,還有看在玉拾的面子上?

畢竟王朋、張更力說事情是生在半個月前,那時玉拾已完成了對張東勝的承諾,張東勝會連帶地看在她的面子上,親令其手下青蛇插手銅錢知縣案,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玉拾嘆道“倘若孟良才真與銅錢知縣案有關,他的夫人又是我的親姨母,是我母親唯一的嫡親妹妹,界時問罪什麼的,我可如何是好?”

怪不得王朋與張更力在得知自楚京來查銅錢知縣案的兩位上差中,有一位是姓玉的錦衣衛千戶,兩人便覺得不該實話實說。

王朋是乾脆繼續借病避著,張更力則是玩起一面實一面虛的遊戲來。

他們這是怕她護短,怕他們一旦將實情說出來,她護著姚美伶這個姨母,又護著孟良才那個姨父,他們界時必死無疑啊!

想到這裡,玉拾不禁想到臨出正光堂時,王朋與張更力那兩副驚中帶怕,怕中帶駭的神色,無一不是一副怕被她就地正法卻又死死挺著的模樣。

臨了她說了一句“本千戶自有公斷,絕不會因親而偏私護短”!

兩人才真真正正鬆了好幾口氣,連挺直的腰都在瞬間像被壓垮的柳枝,差點一下子便垂到地面去。

那是之前挺得過剛,剎那間鬆軟下來才會有的自然反應,而形成的姿態。

玉拾不禁有點哭笑不得,她曾多次當過閻王判官,這無意間當一回卻還是初次。

王朋、張更力兩人所擔心的事情,也不無道理。

畢竟連著血脈,帶著骨血,即便不怎麼往來,這些便是躺進棺材,也是抹不掉的事實。

她對兩人所言,也字字是真。

倘若孟良才真與銅錢知縣案有關,她必定不會偏私。

只希望孟良才千萬不要是兇手才好。

羅恭行走間,步步都在觀察著與他同行的玉拾,見她神色隱晦不明,知道是心中因姚美伶這個姨母的突然摻一腳而憂慮,快到大堂側堂時,他肯定地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