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兵(第1/3頁)

作品:《千戶待嫁

亥時末,街巷各處營生大都歇了,門板皆早關得嚴實,偶有幾盞在夜風中飄來蕩去的簷下燈籠亮著。

一頂青布小轎,一匹黑褐駿馬,兩隊手持刀矛的府衙官兵,威風凜凜地護在小轎兩側前後,駿馬則當先騎在最前。

這一路浩浩蕩蕩,但動靜卻是不大。

兩隊官兵步履輕快,整齊有序,早被孟良才有令,交待夜深人靜,不準弄出大的動靜來。

也就趁著此時已近深夜,百姓早已夜歇,街巷除了滿地的銀輝,已是人跡全無,要不然孟良才這個命令根本就執行不起來。

只要這兩隊府衙官兵往街巷上一現,百姓們準得鬧騰起來,各自猜測南黎府是不是又生了什麼人命關天的大事!

畢竟賦孝橋與另一條回孟府的路已然生命案,血流了滿橋滿街,這會孟良才這一知府親自出馬,更能引起南黎府百姓的各種揣度。

汪府長隨一離開孟府,孟良才便很快到府衙召集整齊府衙官兵,孟軍也一併到了府衙,與孟良才、眾官兵一同自府衙出。

這邊府衙官兵一出前往望喬酒樓的方向,那邊汪府便得了訊息。

聽到探子稟報的汪大夫人稍安了心“幸在還不算太糊塗!”

顧媽媽聞言道“二爺本就是個精明的人。”

汪大夫人哼了聲“真精明能娶得那等愚昧無用的女子!”

當初倘若不是汪海非汪二奶奶不娶,汪京瓊又被汪海求得先點了頭,汪大夫人是怎麼也不會同意讓汪二奶奶進門的。

深知汪二奶奶小家性情的顧媽媽不敢再言,再言也只會引來汪大夫人對汪二奶奶更大的不滿罷了。

孟良才與孟軍帶著府衙官兵經過賦孝橋的時候,汪府長隨已然到了望喬酒樓,直接往後面廊房走。

外管事早等在廊房外,一見到長隨,便趕緊帶著長隨進了廊房。

其間等的時間確切算起來不算多,但現今的每一息皆讓汪海度息如年,在廊房內來回踱步踱得腿痠之際,長隨終於回來,他上前劈頭便問

“如何?”

長隨先見了禮,禮到一半便讓汪海揮手免去,他站直曲下的膝蓋,哈著腰稟報

“稟二爺,小的前腳一出孟府,孟知府與孟少爺後腳便也出了孟府,直往府衙,小的一路悄悄跟著,直看到孟知府與孟少爺點了兩隊府衙官兵出來,出全往這邊趕來,小的才先一步趕回來稟報二爺!”

汪海還未有所反應,外管事已心算起長隨騎馬來所需的時間,與孟良才帶著府衙官兵趕來的前後時間差

“二爺,約莫再兩刻多鐘,孟知府就該到了!”

沒有說到孟軍,那是因為在外管事眼裡,孟軍就是個長相俊美的知府公子,與汪家六少爺想吃卻吃不到嘴的一塊肉。

除此,外管事絲毫沒將孟軍放在眼裡。

汪海也是一樣。

府衙官兵小跑著全前進,自南黎府衙到望喬酒樓,必得經過賦孝橋。

長隨騎馬的時間回來的時間,與府衙官兵到達賦孝橋的時間差不多。

賦孝橋對面便是前往他汪府的路,只從賦孝橋邊過,而不過橋,便是往望喬酒樓這邊來的路。

這一段路按著官兵的跑,確實至少需要兩刻多鐘。

外管事心算出來,汪海也已算出個大概

“水閣內沒動吧?”

外管事搖頭“剛剛探過,沒動!”

自出了水閣內情況變化不知的披露之後,外管事再譴人去探水閣內的情況,除了東西兩廂小院裡的情況不明之外,其他情況,他已是再小心謹慎不過。

東廂小院是因著怕驚動裡面的皇差被現,繼而引起更大的變化。

西廂小院則是沒空打理,也是汪海讓外管事不必盯著,說汪中通確實如外管事所說,是個心思通透的人,今夜的汪中源便是汪中通主動幫忙帶離的事非圈。